反函数第一课时说课

发布 2023-11-12 23:25:03 阅读 3822

三、说学法。

1、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素材,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新知。(在初中代数的学习中,学生对等式的恒等变形,由已知**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已有一定的积累)

2、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的核心是反函数的概念和反函数的求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渗透一种由已知**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识结构。总之,本堂课倡导的是:以“主动参与、乐于**、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3、同时注重个性和群体的发展。

在学习中,应关注平时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在提供素材的环节中,鼓励他们“敢想”、“敢做”积极参与,逐步提升思维能力;对于平时抽象思维较好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交流,在抽象概括环节中进一步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并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从而使人人都能有所收获,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四、教学过程。

一)前置诊断。

1、请说出“对应”与“映射”、“映射”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2、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请同学指出下列两个对应是不是映射?是不是一一映射?是不是函数?

aba b2、上述两个映射能不能构成从b到a的映射呢?如果能,那么从b到a的映射所确定的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与原函数有何关系呢?

提供素材。素材①:物理学中的:位移s、时间t、速度v间的函数关系

原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反函数中的函数值y 是等价的。

原函数中的函数值y与反函数中的自变量x是等价的。

提供素材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出发,抽象出反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联系函数的三要素,通过给出的两对函数之间三要素变化的比较,让学生对反函数首先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再对反函数下严格的定义并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抽象概括反函数的定义。

由前面的特例可以看到:给定函数y=f(x)定义域为a,值域为c,从式子y=f(x)解出得到x=φ(y),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x在a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φ(y)就表示x是变量y的函数,把x=φ(y)叫函数y=f(x)的反函数,记作:x=φ(y)=f -1(y)

由于习惯问题:一般表示=y=f -1(x)

三)概念深化。

1、抽象概括。

由此可知:原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反函数的值域。

原函数的值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原函数与反函数的联系。

如果一个函数有反函数,那么这个原函数与其反函数有什么联系?

原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正好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恰好互换了。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分析。

1)、是否任意一个函数都有反函数?如何判定?

2)、我们所学过的函数中,哪些函数一定有反函数?

3)、你能说出下列函数是否具有反函数吗?为什么?

y=3x2+1;②y=3x2+1,-11

函数具有反函数的条件是:

只有当函数从定义域a到其值域b上是一一映射的时候,这个函数才能有反函数。

4.引导分析:

1)反函数也是函数;

2)对应法则为互逆运算;

3)定义中的“如果”意味着对于一个任意的函数y=f(x)来说不一定有反函数;

4)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x=f (y)的值域、定义域;

5)函数y=f(x)与x=f (y)互为反函数;

6)要理解好符号f;

7)交换变量x、y的原因.

四)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解析:①先判断一下决定这个函数的映射是不是一一映射?

求反函数必须写出其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求反函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原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对反函数的限制。

例2求函数的反函数。

求分段函数的反函数,一般只需将各段分别看成独立的函数,分别进行求反函数,最后直接进行拼接就可以了。但是,必须注意到反函数的定义域要分别限制。

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判析——互解——互换——确定定义域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分析,在解题的步骤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题目的设计遵循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掌握到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体现了对定义的反思理解.学生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分析纠正。

五)课堂巩固。

练习1-4题。

进一步强化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反函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具体实践中可采取同学板演、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1)、反函数的概念

2)、原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反函数存在的条件

4)、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步骤。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反函数的定义,以及反函数的求解步骤。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将在下节研究。

七)布置作业。

一、p64:1(2)(3)(5)(7)(8)

二、预习课本p62—63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五、评价分析。

评价模式: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采取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自评三结合。既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赞扬学生的思路,激励学生的思辨,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服从理性,追求真理。

板书设计。

反函数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 2.4.1 反函数 一 教学目的 掌握反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法,会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教学重点 反函数的定义和求法。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定义和求法。授课类型 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 多 实物投影仪。教材分析 反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我们以后进一步研究具体函数类即五大类基本初等函...

反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1.地位与重要性。反函数 第一节课是第一册 上 的重要内容。这一节课与函数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接受 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并学会反函数的求法,又可使学生加深对函数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为日后反三角函数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 教学目标 1...

反函数第一课时练习

强化训练 2.4反函数第一课时 1.函数y x2 2x x 1的反函数是 解析 由y x2 2x解得x 1 x 1,x 1 即y 1 且 x 1 答案 d 2.已知函数y f x 有反函数,则方程f x k k为实常数 a.有且只有一个实根b.至多只有一个实根 c.至少有一个实根d.可能有两个实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