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课时。
实验小学。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重点)
3.认识自然段。(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学生朗读课题,圈出课题中的生字“秋”,识记“秋”;其实,“秋”还有自己的故事呢!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古代没有化肥、农药,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来使田地肥沃,烧杀害虫。所以“秋”是由“禾”和“火”组成的。笔画之间非常懂得谦让,所以禾的一撇变成点了。
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懂得谦让。你能用“秋天”说句话吗?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天、秋风、秋千”。
2.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认真倾听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3.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4.同桌读课文,不会的帮帮他。
5.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词组。多种形式读。
相机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二是一的变调。三是“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天气凉了(le) 天气凉了(le)
树叶黄了(le) 树叶黄了(le)
一(yí)片片叶子(zi) 一(yí)片片叶子(zi)
一(yì)群排成个“一”(yī)字一(yí)会儿。
6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二、认识自然段。
1.师: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抽生分段读课文。
三、对比说话,积累应用。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随机板书:天气、树叶)
2)认读生字“气”,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夏天,天气火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不用吃西瓜、棒冰消暑;不敢下水游泳;不需要吹电扇……)
4)多**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让学生说说树木的变化。
5)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树、叶”。
教师**课件,呈现“木”变成木字旁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将捺改成了点。引导学生理解“树”和“木”有关,初步知道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出示“叶”,让学生说说发现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叶”。动画呈现“口”和“十”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叶”。
2.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理解“一片片”。
1)范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叶子从树上飘落。
2)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生说。
再分别出示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落叶很多。(随机板书:一片片)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出示补充改编的谜语诗,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落叶的多和飘荡的情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落到地面成一片。
4)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抓住重点词“一片片”体会飘落的树叶很多。
抽读。5)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女生读,男生读。
3.师生配合读: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5.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板书引领,指导学生背诵。
3)同桌互相背诵,请学生个别班级展示。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秋、了、气、树、叶、片、子”,请学生**车轮读,给生字组词。
2.请学生找出生字中的两兄弟——“了、子”,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忆这两个字。一种减一减,子-一=了。二种加一加,了+一=子。三种组词法,分别用了和子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了”。认识新笔画横撇。
1)田字格板书范写,请学生说说有几笔,学生集体书空。
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3)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4.“子”字的书写指导步骤同上,注意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
四、课堂总结。
1.师生配合朗读全文。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一片片落下来。
秋天第一课时
育才路小学语文科 一 年级第 一 册 四 单元教案。备课人 李巽南使用人 李巽南课题。第 1 课时。1.秋天到了课型讲授。修改意见。1 认识12个生字。教学目标2 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3 练习用 一会儿 说话。识字 写字。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教重点材。分难点初步认识自然段。用 秋天 一会...
秋天第一课时
庄寨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题 4.秋天,第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学生班级姓名 一 学习目标 1.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理解词意。3 简要概括 秋天 这首诗歌的内容。二 自学 1.认读词语。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错...
秋天第一课时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 4 秋天新授课。第 1 课时总第 10 课时。1.学习文中9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重点 3.通过品词析句的方式,了解诗歌第一小节的表达方式,并会背诵。难点 教学过程。修改部分。一 揭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