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发布 2023-11-10 03:30:06 阅读 7595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我的第一本书》的词语学习。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赖、厚、磨、稀、晾、揍、掺、裁”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宽厚、赖、拦腰、花花绿绿、磨磨蹭噌、一口气、开春、稀奇、晾晒、掺和、板面孔、裁。掌握“裁、揍”等词语的用法,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有什么好……的……”倒……”所以……是因为……”等句式造句。

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

德育目标:3、了解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百姓的生活状况,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重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领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了解倒叙的写作特点。

2.教学难点:课文中“……有什么好……的……”倒……”所以……是因为……”等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了解作者围绕事件发生层层推进,感悟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体会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父亲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时难点:能完全理解词语大意,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工具】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提示”内容情况。

1. 出示生字词,请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组一组,观察学生组词或组短语的能力。如:

宽(厚,阔)、稀(奇,少)、晾(晒,衣服)、掺(和,杂)、板(面孔脸)。理解词意并会用“宽厚、开春、稀奇、晾晒、掺和”组成短语。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提示纠正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

3.词语解释方面:“诗人、一口气、鞋样、山沟、开春”等,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和发现这几个词的构词特点。

注意: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自已解决问题,不宜讲解得过多。

二、学习方法,学习词语。

1.形近字

薯shǔ(红薯) 蜜mì(蜜饯) 裁cái(裁剪) 熟shú(熟悉)

署shǔ(署名) 密mì(秘密) 栽zāi(栽树) 塾shú(私塾)

暑shǔ(暑假)

2、词语的解释:

梦幻—梦中的境界。通过指不可能实现或不真实的事物。

脊背—躯干的一部分,跟胸和腹相对。口语中说“背”。

虾米—晒干去掉头和壳的虾。因为虾体形弯曲,所以常用来形容脊背弯曲。

花花绿绿—形容颜色鲜多彩。

苦楚—痛苦:多只生活上受到的折磨。楚,痛苦。

3、比旧词学习新词。

感受——侧重受到影响,还可作名词,有“影响和体会”的意思。 “感觉”是指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反应。

稀奇——侧重新奇,奇特或很少想到,多形容人的感觉。“稀少”侧重事物出现得少。

奥秘——侧重不易理解,尚未被人发现和认识。“秘密”侧重不让人知道。

揍——专指打人,使用范围较窄。“打”是多义词,而是使用范围广。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语气较轻。“竟然”的语气较重。

4、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句型:

1)“…有什么好……的……”

(2)“所以……是因为……”

三、听写检查。

1.听写词语或让学生朗读词语。

2.做练习一至五。

3.用提示中二,三,死的词语造句。

四、全班交流解决疑难词语。

1)各小组汇报词语学习情况,提出未解决的疑难词语。

2)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解决疑难词语。

五、作业。1. 熟读词语,加深理解。

2. 抄写词语。

3. 认真预习课文。

六、课后小结。

在检查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时,我应当注意按各个学习小组重点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安排汇报,最大限度地达到小组间相互交流**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授课时间累计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与价值观:4、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课时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能够概括段意,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测评: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我的第一本书》。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的时代,谁都请离不开书。

想一想,你读得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同学们说说,并谈谈感受)今天,让我们一起随诗人牛汉去了解围绕着他的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细读课文。

1.教师用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时可以在**的伴奏下播。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先听听,看看能听懂多少。

2.请学生在小组内采取分段阅读(小声读或默读)、分别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合。

作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边读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或摘抄下来。

3.采取组间竞争提问的方式,请同学读后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方法叙述这。

个故事的?

4、教师可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各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如:难以忘怀的第一本。

书→介绍我的父亲→父亲考我→半本书→我和乔元贞的第一本书。

5、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围绕着“我的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哪些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

讨论明确]事件:分书、修书、送书、转学、人与的狗默契。

主要人物:我、父亲、乔元贞、二黄毛。

三、学生在组内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故事发展前因后果线索的关键词。

教师出示设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出文章叙述的主要线索。

四、填空练习。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追忆我的第一本书;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介绍父亲;

第三段(第3~6自然段),写---我的半本书;

第四段:(第7~10)自然段,写---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

五、要求学生在组内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六、课堂检测。

1.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情况,可以通过听写本课的词语的方式进行, 最好。

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短语、造句、词语解释等方式。

七、作业练习。

1.检查学生随堂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三题的情况。

2.安排学生进一步读熟读懂课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生活和学习。

中的实际。八、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追忆我的第一本书;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介绍父亲;

第三段(第3~6自然段),写---我的半本书;

第四段:(第7~10)自然段,写---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

第三课时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故事叙述的前因后果。

过程与方法:2、以问题的方式理解全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

情感与价值观:3、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并且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1、总结课文中心内容。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导读法,练习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提前测评: 口头提问学生阅读课文情况。

一、导入。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 这篇课文共分了几段?请用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每一段的中心意思。

二、串讲课文。

1)读懂每一句话。

2)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6分钟~8分钟)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来访者和作者对课本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父亲是干什么的?

3.作者小时候学习怎么样?

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句子和课文中未理解的部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能回答上述问题。基本理解每一句子的意思和形式,全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表述方式。

四、串讲课文。

1.第一段(1-2自然段)阐述作者童年的感受和家庭情况,交代时间和背景。

句型:“有什么好+(东)+的”

1)今天的电视有什么好看的。

2)家里啥都有,没什么好买的。

2.第二段(3自然段)叙述父亲回家准备检查作者的学习。

思考; 作者父亲为什么要熬检查作者的学习?

五、学生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6分钟~8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边想边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的书为什么只有一半?

2)作者父亲为什么给作者改名?

3)作者父亲为什么让作者要回那半本书?

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句子和课文中未理解的部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能回答上述问题。基本理解每一句子的意思和形式,全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表述方式。

六、第二段(4~8 自然段)叙说作者的父亲发现作者的课本只有半本后,把书补成了两本书。

1) 作者把课本上半本给了同学乔元贞。

2) 作者因错名字考了第二。

3) 乔元贞的佳境。

4) 作者的父亲把两个半本书补成两本完整的书。

2.结尾,与课文前后呼应。说明第一本书是作者难以忘怀。

七、作业。(1)熟读地朗读课文,最好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2)写全篇课文的复述提纲。

八、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我的第一本书爸爸对我的关心,同学之间的友谊。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课。

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上学的乐趣。

快乐和梦幻:1跟小动物在一起(人和狗之间的默契和情趣)

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阿勒玛勒镇中学 121 导学稿九年级汉语学生姓名。课题。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词语。课型新授课时1 主备。玛依拉。审核。2015年9月。日。学生笔记教师个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 厚,稀,晾,揍,磨,裁,赖 7个生字。正确读写并会运用下列词语 梦幻,红薯,宽厚,拦腰,封面,...

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词语 汉字 要求会读,懂意思,重点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理解,会用。2.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句型,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语言交际。3.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结构,能结合课文情景使用。二 能力训练点 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答案我的第一本书

1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教学重点 难点。1 复述 第一本书 的故事。2 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酷 ku4 似。掺 n1 脊 ji1 背。枉 g3 读。2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