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发布 2023-11-10 03:30:06 阅读 2154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词语、汉字、 要求会读,懂意思,重点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理解,会用。

2. 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句型,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语言交际。

3.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结构,能结合课文情景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1.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 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听说读写能力,逐步形成真实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能答出课后的问题,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内容,用重点词语和课文里的句型造句。

教学准备】 书 ,黑板,粉笔。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检查词语学习。

第二课时加深理解词语,学习课文。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第四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第五课时课文材料的运用,实际练习。

第一课时检查词语的预习情况。

学习目标】1。自学本课31个词语,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

2。通过自学和小组中讨论学习掌握重点词语,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新词和汉字。

3。获得新的词语学习方式。

4。能够结合实际,用新词表达意思,学习生字的分析,掌握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二)检查词语预习。

本课的词语比较多,要分清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保证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一般词语则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渐识读理解。

1。每个人在小组中汇报词语预习情况。

读准每一个词语。

能弄清每一个词语的意思。

运用重点词语造句。

2。清理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需要帮助的内容。

3。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讨论解决疑难词语。

1)注意本课词语**现的多音字的不同的意思不同读音。

4。提出需要全班解决的疑难词语。

5。词语学习方式提示。

三)学习方法,学习词语。

1)有些词语的解释:

梦幻—梦中的境界。通过指不可能实现或不真实的事物。

脊背—躯干的一部分,跟胸和腹相对。口语中说“背”。

虾米—晒干去掉头和壳的虾。因为虾体形弯曲,所以常用来形容脊背弯曲。

花花绿绿—形容颜色鲜多彩。

苦楚—痛苦:多只生活上受到的折磨。楚,痛苦。

2)对比旧词学习新词。

感受——侧重受到影响,还可作名词,有“影响和体会”的意思。 “感觉”是指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反应。

稀奇——侧重新奇,奇特或很少想到,多形容人的感觉。“稀少”侧重事物出现得少。

奥秘——侧重不易理解,尚未被人发现和认识。“秘密”侧重不让人知道。

揍——专指打人,使用范围较窄。“打”是多义词,而是使用范围广。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语气较轻。“竟然”的语气较重。

四)检查的步骤。

1.听写词语或让学生朗读词语。

2.做练习一至五。

3.用提示中二,三,死的词语造句。

五)全班交流解决疑难词语

1)各小组汇报词语学习情况,提出未解决的疑难词语。

2)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解决疑难词语。

作业】1. 熟读词语,加深理解。

2. 抄写词语。

3. 认真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1。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要求,任务。

1)读懂每一句话。

2)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运用新句型。

三)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6分钟~8分钟)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来访者和作者对课本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父亲是干什么的?

3.作者小时候学习怎么样?

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句子和课文中未理解的部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能回答上述问题。基本理解每一句子的意思和形式,全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表述方式。

3。各小组把还没有弄懂的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其他部分汇总,拿到全班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求得对本课课文疑难点的理解。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深思,联想,慢慢地理解和解决疑难。

四)串讲课文。

1.第一段(1-2自然段)

阐述作者童年的感受和家庭情况,交代时间和背景。

句型:“有什么好+(东)+的”

1)今天的电视有什么好看的。

2)家里啥都有,没什么好买的。

2.第二段(3自然段)

叙述父亲回家准备检查作者的学习。

思考; 作者父亲为什么要熬检查作者的学习?

五)学生朗读课文。

可以老师领读,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读,要求发音正确,流利; 分小组读或全班齐读。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达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3。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造句。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 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 学会新的句型。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2. 学生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6分钟~8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边想边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的书为什么只有一半?

2)作者父亲为什么给作者改名?

3)作者父亲为什么让作者要回那半本书?

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句子和课文中未理解的部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能回答上述问题。基本理解每一句子的意思和形式,全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表述方式。

3。各小组把还没有弄懂的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其他部分汇总,拿到全班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求得对本课课文疑难点的理解。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深思,联想,慢慢地理解和解决疑难。

一)串讲课文。

第二段(4~8 自然段)

1.叙说作者的父亲发现作者的课本只有半本后,把书补成了两本书。

1) 作者把课本上半本给了同学乔元贞。

2) 作者因错名字考了第二。

3) 乔元贞的佳境。

4) 作者的父亲把两个半本书补成两本完整的书。

2.结尾,与课文前后呼应。说明第一本书是作者难以忘怀。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可以老师领读,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读,要求发音正确,流利; 分小组读或全班齐读。

作业】(1)熟读地朗读课文,最好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2)写全篇课文的复述提纲。

第四课时学习课文(运用)

教学目标】1.以课文为学习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2.能听懂与课文材料相似的谈话。

3.能复述课文的内容。

4.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想。

复习旧课〗1) 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用上节课所学句型、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一)复述课文——说的能力。

1.每个人按自己写的提纲在小组复述课文,选出代表参加复述课文比赛。

2.全班进行复述课文比赛,评出优胜小组看哪一小组说的生动感人,同学评议。

二)听老师讲故事——听的能力。

老师准备一个关于书的故事(如《珍贵的教科书》,让学生听,听后做相关的练习,例如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复述大义等。

三)读的训练。

(1)学生在小组中读阅读课文。

2)全体学生进行读书比赛。

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这一篇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和父母听。

3. 做练习。

第五课时做练习而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自有交际的目的。

2 .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练习部分。

复习旧课〗让几位学生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做练习部分。 (10分钟-15分钟)

让学生说出简直做不了的部分,把那些疑难题跟全班学生一起解决。

交际话题。1) 你们的课本是什么样的?你手里的课本是怎么来的?

2) 你是怎样使用和爱护课本的?你希望将来的课本是什么样的?

作业】1. 围绕“书”写一篇短文。

2. 预习下一课重点词语。

备课者:买买提奴尔马赫穆提。

审批意见。组长签名:

审批日期:200 年月日。

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 我的第一本书 的词语学习。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 赖 厚 磨 稀 晾 揍 掺 裁 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宽厚 赖 拦腰 花花绿绿 磨磨蹭噌 一口气 开春 稀奇 晾晒 掺和 板面孔 裁。掌握 裁 揍 等词语的用法,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 有什么好 的 ...

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阿勒玛勒镇中学 121 导学稿九年级汉语学生姓名。课题。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词语。课型新授课时1 主备。玛依拉。审核。2015年9月。日。学生笔记教师个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 厚,稀,晾,揍,磨,裁,赖 7个生字。正确读写并会运用下列词语 梦幻,红薯,宽厚,拦腰,封面,...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答案我的第一本书

1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教学重点 难点。1 复述 第一本书 的故事。2 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酷 ku4 似。掺 n1 脊 ji1 背。枉 g3 读。2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