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0-14 04:20:03 阅读 9954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2023年,我很荣幸能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圆了我当教师的梦想,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下面谈谈我对初中(新课标)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

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坚排的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

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2.倡导**性学习方式。

一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中特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

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二、新课标老师和学生的变化:

1.从新课导入看,引入形式丰富多彩。

现在听历史课不再单纯是教师一上课就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再讲新课。现在光是新课的导入就很精彩,除了复习旧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和外,很多课都引用了诗词式导入,**乐曲式导入,**赏析式导入,总之,用这几种形式导入新课会很快带学生走进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上多**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性很强,课容量大。 在课堂上既有小组讨论(常用形式),又有游戏、角色扮演、抢答竞赛等形式,教师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教师钻研教法的同时,还注意遵循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要求,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

3、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三大环节:

(一)备课环节。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备课三步法”。第一步,备教材,知道“教什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步,备学生,明确“为什么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第三步,备方法,掌握“怎么教”(开头、中间、结尾)。

一节课上得好或坏,关键是看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

(二)上课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满堂灌”,搞“一言堂”,以讲授为主。我主张课堂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搞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方面。

“教”以“导”(引导)为主,“学”以“思”(思考)为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我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学生现在的学习与他们将来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强化他们的“教师意识”。我上《中学历史教学法》,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些教学法理论,我上通史课则把这些理论与具体的历史内容结合起来,不但让学生懂得现在“怎么学”,还要知道将来“如何教”。

我很喜欢问学生的一句话是:“以后你们上课遇到这段历史,应该怎样去教学生呢?”然后将历史内容进行分类定性,展开分析,让学生懂得“历史人物”怎样教,“历史事件”怎样教,寻找优化的教学方案。

这样做,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后或课外环节。这个环节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有两大任务:一是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历史知识面;二是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历史教学技能。

历史课外活动有多种多样,如“参观名胜古迹”、“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下一页 nst教师无忧网。

谈谈几种新的历史教学方法故事会”、“历史园地”、“历史游戏”、“历史剧讨论会”,等等,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技能的训练可分为五种:①记的技能,学会做笔记、做卡片,收集资料,积累知识;②说的技能,即历史的口语表达能力;③读的技能,怎样阅读理解历史书籍或文章;④写的技能,即历史的书面表达能力;⑤画的技能,学会画历史地图、编制历史**。

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将来就能较好地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了。由于师专的历史课时较少,培养这些技能主要依靠课外活动来完成。

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有一些还停留在想法阶段,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总之:

原来的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展为主”。我们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确实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我爱好这个行业,一定会兢兢业业,开动脑经,我相信我和我的学生会有很大成绩。

历史教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 记。新课程实施以后,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特点,变 灌入式 为 引导式 教学中采取教与学交往 互动,师生双方相互启发 交流 沟通 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 经验和...

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本次的研修活动的第三阶段学习,主要是学习新课程标准修改的内容和变化,以及许多历史专家们在课改中的各种看法和尝试。通过学习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几点体会。一 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把自己放在组织者 指导者 参与者 合作者的位置,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

诗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直记着郭沫若先生的一句话 小时候背下的诗歌就犹如一座座冰山,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变成财富了。因此,身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特别重视诗歌教学。力争通过学习,使他们逐渐学会摘取传统文化中这颗璀璨明珠的方法,让他们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 体会动人心魄的情感 挖掘深刻入微的哲理 展开丰富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