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0-14 04:20:03 阅读 5532

《信息技术教学论》学期总结。

2010-2011学年马上就要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有辛勤的付出,有甜美的收获,也有让人叹息的不足与遗憾。现在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宿舍里总结一下我这一学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其实在刚拿到《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时候,我认为这门课程应该会上的相当枯燥,沿袭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说实话当时真的是看到这门书就头痛,想想要上这门课就害怕。可是姚老师的特殊的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学习的积极性。

尤其是我们组在全班六个组里面相对比较特殊的组员组成,也从侧面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让我更好的懂得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所在的组是第五小组由十一个成员组成,有六个男生和五个女生。说实话不是每一次上课我们组都实到人数等于应到人数的,除了十六周晚上的那一次。

而且每一次的作业也并不是大家平均分配完成的。虽然在做作业的时候难免心里会有小小的不爽,为什么自己要付出的比别人多呢,可是和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候还是好开心。因为大家立场不同,认知结构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每一次讨论的时候都会在不经意之间碰撞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火花。

或许因为我们组在老师同学眼里总是乱糟糟的,可是我觉得我们的讨论的某些结果还是挺有新意的。比如在有关在有关讨论法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让学生从乐于参与讨论,到一参与讨论为乐”的结论,在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访谈报告”中我们通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老师的深入访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而言,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传播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具,是“鱼”和“渔”能够兼得的工具。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学习方式提升到发现学习的高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教师访谈和课前五分钟的粉笔字练习。先说一下这次关于整个访谈报告过程点点滴滴吧。

在访谈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吸取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的思想。访谈内容分两块:学校机房硬件资料和人文资源访谈。

通过对最初问题的分析和整理,最后确定了个问题。经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师x老师的多次协商,最后定于2023年4月25日与x老师进行了关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交流。通过访谈,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校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由于信息技术只列入会考范围,而且难度不大,所以同学们大多将信息技术作为消遣放松的课来上,教师也也给予学生充分理解,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很少,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练习。学校在硬件配置方面很多都是应教育局等的要求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除了对高中信息技术了解更沉入以外,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第一次真正实际运用了访谈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1.我们虽然在访谈以前设计了访谈提纲,但在真正应用于访谈过程中,却因访谈目的不明确,导致问题过于浅显。2.

在访谈中过于关注自己关注的问题,而忽视访谈目的,几乎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3.我个人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有点过于安于现状,与我心中关于老师的定义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我让高中的时候,我的信息技术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要关注新信息。可是当我问及x老师是否会经常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时,他却以时间有限或者这与他所教课程无关而否定之。再来说说关于粉笔字练习的那次酸甜苦辣的经历。

在上去写以前,我们设计了很多种方案,想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结果好像有点过于注重形式而缺少了对内容的关注。所以写上去的句子长短不一,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我们的初衷。

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最大的实际收获是通过三次登上讲台,很好的锻炼了自己。使自己讲课的语言和体态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现“恩”“然后”等口头禅的次数大为减少,动作也少了一分僵硬感,多了一丝女老师应有的甜美的微笑。这还间接促进了我在微格教学中相对较好的表象。

^_我做了“学生注意力”“讨论法”以及“日本信息技术发展史”小组汇报。“日本信息技术发展史”是第一次,由于这一次准备的不够充分,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所以在汇报过程中基本上是完全依赖与ppt,我站在讲台上相当于一个**器,把ppt中的内容给大家念了一遍。在第二次汇报“学生注意力”时,我总结第一次的失败经验。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自己对ppt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上吃透了,在讲课的过程中就能够脱离ppt,根据自己的理解,真正的将给大家听。虽然这一次相对于第一次登台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自己还不是很满意,认为这次作业中完全是前人之谈,没有自己的创新点。所以在第三次关于“讨论法”的汇报中,我避陈出新,总结出我们小组的观点: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讨论,让学生从“可与发言”,发展到“以发言为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能力的提高比单纯的知识的获取更有用。我在这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论》这门课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师发展方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访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讲课技能,在小组写作中增强了合作交流意识,更善于和大家合作了。

很谢谢姚老师对教学方式大胆的改革,我认为咱们的这次教学方式改革整体来说是成功的。最后,我还想向您提点建议:1.

不要整个学期都按小组的方式进行上课。如果长时间相同的小组进行学习,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班上其他同学的距离变远。2.

讨论时间不要留的过长。如果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过长的话,学生就会在一起讨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3.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讨论的,讨论话题过多的话,会让学生对讨论的方式产生厌倦感。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读 大教学论 有感。玉龙县巨甸镇巨津学校。杨。赟。大教学论 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近代西方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夸美纽斯在 大教学论 开篇就指出该书的目的是阐述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它的内容丰富,具有普通教育学的性质。除 前言 致意读者 等部...

学习“三论”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张总经理在玉石洼现场办公会的会议精神和 三论 精髓,陷入沉思,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市场十分严峻复杂,不稳定 不确定的因素增多,经济下行,产品 下降,销路不畅,市场 寒冬 才刚刚开始,未来3 5年内行业市场不会有较大的变化,还有继续下行的可能。公司面临着安全管理 成本费用 老矿运行效...

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实践论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认为,不懂得哲学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 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认真学习哲学十分必要。直到今天,我仍经常读 矛盾论 实践论 这些哲学著作。一九三七年 之所以以 实践论 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实践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