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根据植树问题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的建构模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动画引入。植树不仅有很多好处,其中还蕴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出示例1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理解信息。
请看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什么是“一边植树”?
生:路有两边,就是在路的一边植树,一边不植。
(2)能解释一下“两端要种”吗?(板书:两端要种)追问:与“两边要种”意思一样么?
生:两端都种就是路的两头都有一棵树。与两边种不一样,两边指的是路的两旁。(用课桌做例子,学生体会一边植树和两端都栽)
(3)每隔5米栽一棵说的是谁之间的距离?
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师:两棵树之间的一段距离,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间隔。这个间隔有长度,在数学上就叫间隔长度(板书),在这里间隔长度是几米?
2、猜想。师:如果这条路的一边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请你口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生:20棵,22棵、21棵……
师:到底一共要种多少棵树呢?
3、化繁为简。
⑴化繁为简。
可以用之前经常用到的一种做题方法,学生思考。(画线段图)
师: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每隔5米栽一棵,照这样下去,有什么感觉?
生:麻烦。师:为什么会麻烦?
生:因为100里面有20个5米,太多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100米太大了,所以会比较麻烦,我们可以从比较小的20米来**一下?
4、示范画图。
师:请看,“两端要种”,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每隔5米种一棵……
把20米的路平均分成几段?
生:4段。把20平均分成4个5。也就是有4个间隔。
全长÷间隔长度=间隔。
师:栽了几棵树?
生:5棵。师追问:间隔长度是几米?有几个间隔?种了几棵数?间隔段数只有4段,为什么可以种5棵树呢?
5、生独立画图。
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取100米中的一段来画图研究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树的问题?
展示。**:
师:通过画图我们找出了间隔数和棵数,现在请你静静地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间隔段数+1=棵数。
师:为什么棵树总是比间隔数多一,你能从一一对应方面解释吗?
6、巩固。7个间隔可以栽几棵树?20个呢?7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呢?
7、解决原题。
师: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试着列出算式。(请学生板演,并说解题思路)
师追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1呢?
8、梳理建模方法。
师: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遇到两端种的植树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办法,最后成功解决的?
生:……师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个不能直接解决的难题,像100米不好直接画图,怎么办?
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想,要判断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化繁为简用简单的例子验证,并且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它!
生讨论应用植树问题的实例。师:是啊!在生活中不仅植的是树,还有很多设立车站,装路灯和电线杆设立上都有广泛应用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二十四第2题。
2、p107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四第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生汇报总结。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等活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植树问题模型,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2 过程与方法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猜测 验证等数学 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2 培养学生通过 化繁为简 的方法学会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并会根据植树问题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感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的建构模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教学重...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新建区实验小学吴智琴。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 107页例1 教学目标 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