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软体动物第一课时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8094

《软体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珍珠的形成过程,得到学习的启示。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并推测它的运动、消化、呼吸等生理功能是如何完成的。

难点:通过学习明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学习目标(屏幕展示)1.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说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合作**自主学***指导。

1)外部形态:先用手摸一摸贝壳,再仔细观察贝壳上的环纹,推测贝壳的作用。

2)内部结构:

借助你手中的工具打开贝壳,并进行解剖,结合课本12页图,识别入水管、出水管、足、鳃等结构,推测它的消化、呼吸、运动如何完成?

3)请结合课本13页右下角的小资料拓展思考: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4)认真阅读课本,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结合学案,观察你手中的软体动物,小组合作**学习:(1)外面坚硬的贝壳有什么作用?

2)观察内部结构,思考它的消化、呼吸、运动如何完成?(3)拓展思考:珍珠是如何形成的?(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组观察、讨论、实验、**。四人小组作好分工,做好记录。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三)小组展示总结升华。

按合作**内容,选择4至5组展示,分别展示贝壳的作用、内部结功和生理功能、珍珠的形成、与人类的关系这些内容。

一组展示,其它组可质疑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看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挖掘教材内容,引导某一小组**珍珠的形成,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归纳练习检测达标。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达成学习目标。考考你:在下面这些叫鱼的动物中:

鲤鱼、鲸鱼、鲨鱼、娃娃鱼、甲鱼、鱿鱼、鳄鱼、章鱼、鲍鱼1、哪些是鱼?2、哪些是软体动物?3、另外一些是什么动物?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

形态特征1、体外有贝壳:保护作用。

2、身体柔软3、有外套膜。

4、用鳃呼吸;用足运动5、有出、入水管主要特征。

1、身体柔软;2、有外套膜;

3、大多有贝壳;4、运动器官是足。

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用、药用、装饰、养殖、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

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 4 4软体动物导学案 新版 冀教版

2019 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1.4.4 软体动物导学案 新版 冀教版。一 学习目标 1.能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2.能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重难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二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检测。1 河蚌生活在,它的贝壳内贴着一层柔软的膜,称为贝壳是由分泌...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5 1 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节内容主要包括 软体动物 和 节肢动物 两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做好铺垫 通过分组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 判断 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 ...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的运动 教案人教版。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 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3 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 性学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录像 多种动物的运动录像。刚才大家看到的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