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3-09-12 16:35:51 阅读 1777

课题:10.2血液循环(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第十章主要讲的是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血液循环这一节的内容与后面气体交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内容处于本章的核心地位。

在本节内容上,主要介绍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心率和脉搏的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和物质运输,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等知识。其中包括两个观察实验以及一个**实验,内容较多,所以分为3课时讲述。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心脏的外形和结构,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自己观点的意识。

2)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热爱生命以及实事求是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教学难点。

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心脏模型以及多**课件。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人类时刻与生活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比如: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必须及时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而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心脏的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心脏和血管。

设计思想】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要学习的内容,为后续的小组交流和课堂观察提供足够的时间。

二、新课教学。

1、学习人体的三种血管。

1)教师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学生小组活动,交流总结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并且进行汇报总结。

设计思想】任何事物的特点在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列表比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且在分组讨论学习中,有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展,在“合作”交流中增长知识。

3)思考:毛细血管的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何关系?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设计思想】思考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使课堂内容推进,为后续课程——血液循环和物质交换作准备。

2、学习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简介心脏在人体内脏中所处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

设计思想】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对心脏了解不多,所以教师直接提供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心脏,为观察心脏的结构做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并思考下列问题。

a. 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有几个腔,每个腔之间是否相通?

b. 识别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

c. 每个腔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

d. 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及其作用。

设计思想】学生有**事物本质的欲望,他们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带着问题**,这样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更直接、更深刻,同时也使得教学难点得到突破。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后进生学习,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3)师生共同总结心脏的结构特点,并用幻灯片形象演示。

设计思想】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地了解心脏的结构。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时,教师也充分和学生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观察学习中的遗漏问题。

三、自我评价。

1、心脏结构知识填空。

1)心脏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

2)心脏内部只有▁▁▁侧相通(填同或异)

3)心脏的心房与▁▁▁相连,心室与▁▁▁相连。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其作用是。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2、思维拓展。

一学生手臂被利刀划伤,伤及的血管可能是动脉或静脉,也可能是毛细血管。你能根据血流情况,分析利刀划伤了哪些血管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预习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和恰当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教师通过准备教学模型,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掌握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展开小组指导,强调小组长要合理分工、督促后进生积极思考、选举发言代表对小组的观点进行阐述。这样,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课堂自我评价环节,教师用两个递进式的思考问题,首先注重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布置的作业也为顺利开展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教案 第一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巩固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 2 使学生能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 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等概念 4 培养学生 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上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让学生掌握化学基...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班级姓名时间。一 目标导学 20分钟 知识点一 化学实验安全。一 复习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完成下列填空 1 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 用 取用 块状药品 用 取用。2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 用吸取 一定量液体 用 量取 较多量液体 可2 加热。1...

教案第一课时

考点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 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查要求。2 分析高考试题,掌握考查重点。3 加强备考指导,强化基础训练。二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与讲解,提高学生辨别形近字的能力。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与讲解,让学生提高辨析多音字的能力。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