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发布 2023-08-13 03:15:42 阅读 391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3.使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指明学生读学习目标。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

出示幻灯片)小宁一共有邮票30枚。小春一共有邮票42枚。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宁和小春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多少枚邮票?)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想一想怎样画线段图呢?

学生画图。指名说说怎样想的?(一共用大括号表示)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想一想怎样画线段图呢?

学生画图。指名说说怎样想的?(多多少截取一样长的,剩下的就表示多的)

设计意图:学生平时用画线段图的少,很多学生对线段图遗忘。对画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回忆起画线段图的方法。】

刚才我们复习了画图,请大家再看这两个条件,你有什么方法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呢?(三种方法:1、多的去掉。2、少的增加,3、多的部分平均分。)

提问:这时他们的邮票总数变化吗?(1,2种变化,3种不变)

出示(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和小宁的邮票同样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学生口答。

提问:为什么能很快的回答出来。(两人同样多,就相当于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方法解决两人同样多的问题,为解决和差问题首先要解决数量之间同样多的问题做思想上的准备。】

二、学习策略。

1.了解题意。

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

提问:同学们请看这一题,自己读一读,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你来说说题中告诉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提问:你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独立尝试一下。

启发:老师看了一下,很多同学都无从下手,那怎么办呢?想一想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条件之间的关系吗?(画线段图)

的确,画线段图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就来画一画。

提问:那怎么画呢?

如果有同学将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画成一条线段,反问:怎样画可以表示的更清楚?)

师画: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条线段表示小宁的邮票数,那表示小春的邮票数的线段应该怎么画?(比小宁的长一些)

接下来,你能将题目中的条件表示在图中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反馈:哪位同学能边读边说,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边画边说明:小春的比小宁的多出的一段表示小春比小宁多12枚邮票,用大廓线表示出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

你们同意他的画法吗?

设计意图:本例题是和差问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讲抽象的思考、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数量间的联系,因此它适合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一开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是大家感受问题有点难度,理解的人“不算多”。

接着启发学生怎样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数量关系,意图在于激活学生过去有过的画直观图的经验,引导学生进入画图。】

2.分析关系。

讨论:看着这张图,现在你有没有解题思路了?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大家听明白了吗?谁也来说说看。

教师整理说明:

思路一:先去掉小春比小宁多的12,这时总数就会(总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去掉12),这样(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就一样多了)。

然后我们再把他们平均分,这样就可以求出小宁的邮票数,那么由求出的小宁的邮票数,我们就可以求出小春的邮票数。

思路二:追问: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吗?

给小宁补上12,这时总数就会(总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去掉12),这样(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就一样多了)。然后我们再把他们平均分,这样就可以求出小春的邮票数,那么由求出的小春的邮票数,我们就可以求出小宁的邮票数。

思路三: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

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两中解题思路是有共通点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将小春去掉12,第二种是将小宁补上12,第三种把小春多的部分进行平均分。但是三种方法都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再平均分。

设计意图:画图后引导学生“从图上看”,思考可以怎样解决问题,这一方面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体会线段图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几何直观和推理的能力。最后通过交流发现,两种方法虽然解题思路不一样,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3.解答检验。

1)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线段图看清了数量间的联系,大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列式计算。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

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教师板书算式)

另一种方法是怎样解答的?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算式)

2)引导:我们这个问题已经知道怎么解决了,那么到底算的算的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检验?

如有同学提到用其中一种解法的结果检验另一种解法。

教师反馈:这是一个检验的方法,但是如果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的思维错了,那么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检查还是错的。所以这样的方法并不是很好,你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检验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题目中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第二个条件是“小春比小宁多12枚”,所以我们对两个条件都要进行检验。可以先把两人的邮票枚数相加,看是不是共有72枚;再把两人邮票的枚数相减,看是不是相差12枚。

说明:是啊,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一般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进行检验。自己在练习纸上写出检验过程,并完成答句。

反馈:你是怎样检验的?(板书检验过程,确认结果)

我们来看看,他们两个相加总数是不是72,两个相减结果是不是12,那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学习策略不是事先的交代,而是解题过程中的体验和概括。因此设计着重让学生经历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适时引导体验。】

4.反思回顾。

1)反思过程,交流体会。

引导: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时,我们运用画图来理清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解答完成以后,我们还运用了“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了结果是否正确。

2)引导回忆,丰富策略。

引导: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来剞解决一些问题。你还记得我们在哪些问题上用到过?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说明:在二年级我们就学过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在三年我们也经常要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在四年级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我们也通过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

看来,画图的策略对解决很多问题都有帮助。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之后,再回顾后来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解决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画图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获得比较深切的体验,这就便于学生提炼、概括策略。然后交流体会,联系学生体会揭示学习的新策略是画图的策略,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地感悟策略的内容,把握策略的实质,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

引入:要掌握画图的策略,我们首先要看懂图,这张图,你能看懂吗?谁来说说这张图的意思?

看着图,先想想你准备怎样解决?请同学们列式解答。(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直接列式解答)

交流: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这位同学用的另有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对不对?

检验:这道题算得对不对,我们来检验一下。我们可以怎么检验?

(根据回答板书检验过程)检验时,既要检验两种书是不是一共105本,又要检验文艺书比科技书是不是少15本。符合这两个条件,说明解答是正确的。

小结:同学们看,看懂了图,我们就能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

设计意图:在学过了画图的策略之后,要掌握画图的策略,首先要看懂图,看懂了图,就能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

2.出示练习八第2题。

这张图你能看懂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解决?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

谁来展示一下?(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去掉长花边的一部分,另一种是补上短花边的部分)通过比较交流,体会用长花边减去10厘米,先求短花边的长度,再求长花边的解题思路,比用短花边加上三个10厘米,先求出长花边的长度,再求短花边的长度的解题思路要更简捷。

错误的方法:老师看到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看他的对不对。投影仪展示,并使用检验,检验发现结果不对。

说明:看来检验可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漏洞,检验还是很有用的,我们要平时要用养成检验的习惯。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体会用长花边减去10厘米,先求短花边的长度,再求长花边的解题思路,比用短花边加上三个10厘米,先求出长花边的长度,再求短花边的长度的解题思路要更简捷。】

同时当学生出现错误算法时,及时利用检验发现错误,以使学生体会检验的重要性,用养成检验的习惯。

3.出示练习八第3题。

自己读题,你会解决吗?自己独立尝试,让学生自己画图。

请解决出来的学生上台说说解题思路。

你是怎么样一下子想清这题的解题思路的?

说明:题目要求是从上层搬到下层60本,上、下层本数相等,看图就能发现从上层搬三份中的一份到下层,上、下层的本数相同,所以这一份就是60本。

小结:你们看,画了一张图以后,原来复杂的题目我们一看就知道怎么解决,所以画图的策略真的很有用。以后,同学在解决一些条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画画图,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解题时,发现光看文字难以理解,引发学生画图的意识。一画图就发现上层中的一份其实就是60本。】

使学生体会画图的策略真的很有用。以后再解决一些条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要有画图的意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 已经两个数的和 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 两个数的差 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 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 和 差 2 小的数小的数 差 大的数。和 差 2 大的数大的数 差 小的数。注 3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2 已经两个数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91 9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和行程有关的问题以及类似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 列表的策略整理相关的信息,感受到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会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2 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精品文档。十。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 画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1 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延长2厘米,宽不变,画出变化后的长方形,并用红色水笔描绘出它的周长,用黑色水笔涂出面积增加的部分。2 再将这个长方形的宽缩短2厘米,长不变,画出变化后的长方形,并用红色水笔描绘出它的周长,用黑色水笔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