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上 4 1 1 几何图形 教案

发布 2023-04-22 15:52:28 阅读 8149

(5)能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6)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会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两点距离的定义.

(3)会用符号表示一个角,学会度量一个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确定几个角的运算关系.

2.难点:(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对这些性质进行描述.

3.关键:(1)从实际出发,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时划分。4.1 多姿多彩的图形2课时。

4.2 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 角4课时。

数学活动1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教学设计。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 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第116~120页.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2.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打开电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学生认真**.

2.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所**的电视片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新授。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七年级几何图形教案

目标定向 1 经历探索空间点 线 面 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 线 面 体。2 探索点 线 面 体的关系,初步掌握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学生先学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平静的湖面,下雨,湖中的小船还有喷泉,繁华的城市的建筑物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二 新课...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详案

4.1几何图形。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 长...

七年级教案4 1几何图形

教学主题 简单几何体与它们的展开图。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柱体,椎体与球体等立体图形,能准确判断 2 了解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掌握多面体的边,面的关系。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背诵苏东坡 题西林壁 并说说诗中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主尝试。请写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