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6将相和

发布 2023-04-14 10:02:28 阅读 2593

6将相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各自的高尚品质,体会他们忠于国家、以和为贵的崇高精神。

过程与方法。

1.读写结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各自的高尚品质,懂得忠于国家、以和为贵的道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小故事各自的原因、结果及内在的相互因果联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我们崇敬不。

已。大家知道哪些知名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呢?(学生自由表达)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两位历史人物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个是将,一个是相,他们是因为什么和好,之前又是因为什么失和呢?

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将相和》这个故事。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翘舌音“召、臣、抄”,前鼻音“臣”,后鼻音“荆”,边音“廉”,鼻音“诺”的读音和多音字“强、划、削”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臣、典、怯、荆”时,可以结合**;学习“献、抄”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召、议、诺、罪”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歌示例:

罪:细雨霏霏,花草芳菲。心怀慈悲,谴责犯罪。(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

召”字下面的“口”字写得略扁平。“臣”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诺”左窄右宽,右边下半部是个“右”,不要写成“石”。“典”下横拉长好托上。

怯”字右边“去”的上横短,下横长。“荆”字左边的“开”左边的竖撇稍向左。

罪”的“非”左竖短,右竖长,横的长短错落有致。易错提示:

荆”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艹”不要写太宽。(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

召:招(招手)—沼(沼泽)—昭(天网昭昭)义:议(议论)—仪(仪式)—蚁(蚂蚁)若:诺(诺言)—偌(偌大)—箬(箬竹)

宾:滨(湖滨)—缤(缤纷)—傧(女傧)

辟:璧(玉璧)—壁(墙壁)—臂(手臂)—僻(偏僻)—劈(劈裂)(4)多音字。

nɡ:相机相貌堂堂xià相xiānɡ:相互另眼相看jiāng:将军将功赎罪将。

ng:将士损兵折将jià:划分出谋划策huà划。

划船划算huá

5)重点词语释义。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机智: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情没做,失去信用。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将”“相”指的是谁?“和”的意义是什么?根据你的预习情况,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明确:①“将”指赵国大将军廉颇,“相”指赵国丞相蔺相如,“和”即和好、和睦、和谐之意。②“将相和”是个很出名的典故,廉颇处处与蔺相如为敌,但当他知道自己做错了的时候,他负荆上蔺相如家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地原谅了廉颇,这就是将相和。

课文围绕将相之间“不和”与“和”的发展转变开展故事。

2.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为它们取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明确:

第一部分(1~9):完璧归赵。第二部分(9~14):

渑池之会。第三部分(15~17):

负荆请罪。3.自读课文,思考:廉颇和蔺相如之间为什么不和?

找出相关词句,说说你的理解。明确:“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从廉颇的话中可以知道,在他心中,作为文官的蔺相如只靠着一张嘴“巧言令色”,官职就超越了上战场浴血杀敌的自己。他为自己一点一滴实实在在打下的功勋而感到不服,甚至扬言碰见蔺相如就要让他“下不了台”,可见是廉颇心中的不满与偏见造成了将相之间的隔阂。

知识拓展:上大夫”“上卿”“大将军”的官职对比:

上大夫:先秦官名,战国时期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级,大夫比卿低一等,因此“上卿”官职高于“上大夫”。

大将军:是古代领兵的最高统帅,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掌握政权,职位甚高,因此也高于“上大夫”。

上卿:在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理论上“上卿”和“大将军”是一样大的,但是一般文官地位高于武官(上朝时上卿在大将军右边,战国时以右为尊),所以“上卿”的官职又在“大将军”之上。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我们知道了赵国将相之间不和的原因。那么蔺相如是否真如廉颇所想没有一点儿能耐呢?下节课我们将进入三个小故事的学习,再来揭晓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召集大臣议论宫殿奉献承诺典礼抄写胆怯拒绝负荆请罪。

2.新课导入: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记叙的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廉颇和蔺相如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将相之间又是如何从“不和”到“和”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一部分。

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秦王依仗己方的强势,要骗取赵王手中的和氏璧。结果是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而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

2)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为什么赵王“非常着急”?

明确:因为赵王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这无价之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赵王只能白白吃亏,让秦王占了便宜。

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赵王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赵国群臣才束手无策,赵王才会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而着急。

3)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明确:蔺相如是赵王与群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这个时候大家无计可施,而蔺相如迎难而上,可见他的机智勇敢。

4)赵王向蔺相如询问该怎么办时,为什么蔺相如在回答前先“想了一会儿”?这表现了什么?

明确: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

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了他的才智的确超过一般人。同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可见他胆识过人,表现出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5)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找出相关句段,说说你的理解。明确:

①蔺相如看出了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意思,便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要回了和氏璧。和氏璧当时在秦王手里,硬去夺会非常失礼,也会遭到秦王左右的阻拦;同时秦王非但不会承认不想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礼和小家子气。此时的蔺相如已充分看透了秦王心里。

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于是顺其心理,做法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也就上了当,将璧还回。这几句话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秦王的贪婪、狡诈,也表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无惧,将秦王和蔺相如斗智斗勇的场面生动地展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后蔺相如手举玉璧,“怒发冲冠”地以撞柱威胁秦王,获得了几天缓和的时间。这是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不愿给城,自食其言,此时秦国理屈而赵国占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而以撞柱作威胁其实是利用了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秦王不会想和氏璧被撞碎,也不会想因为一时不合而让赵国使臣在自己的宫殿里血溅当场,于是蔺相如能够以举行换璧典礼的理由为自己争得了几天的时间。

蔺相如先发制人,先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时就算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完璧归赵”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于是他很坦然、无畏无惧地进宫将和氏璧已不在自己手上的事实告诉了秦王;而秦王失了璧,更不能因一时之怒杀了蔺相如失了风范,“只得”“客客气气”将蔺相如送回赵国。这个时候,和氏璧、蔺相如都已成功“完璧归赵”。

6)回顾这个故事,想一想:蔺相如是否像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①蔺相如显然不是没有能耐,他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巧妙地要回了和氏璧,既保住了和氏璧和自己的性命,又保住了赵国的尊严,做到了完璧归赵。他虽没有持刀作战,但却靠自己的唇枪舌剑赢了与秦王之间没有硝烟的战斗。

②从蔺相如迎难而上出使秦国,机智周旋完璧归赵,可以看出他胆识过人、机智勇敢、无畏无惧,为国家利益勇于牺牲。

2.学习第二部分。

1)“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前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想侮辱赵王,便要他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结果是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并放赵王回了赵国,而蔺相如被封为上卿。

2)在这个故事里,蔺相如又是如何帮助赵王与秦王相斗的?根据前面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交流一下,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明确:①面对秦王的约见,赵王和大臣们再次为难纠结:去,怕上了秦王的当一去不返;不去,又会丢掉一国之君的面子和国家尊严。

而蔺相如为了保住国家尊严,陪同赵王赴渑池之约,同时廉颇带军留在边境防备。②面对秦王让自己鼓瑟的要求,在这表面上是友好见面。

的情境下,赵王只得答应,以免给秦王出兵的借口;而面对秦王让人记下“赵王为秦王鼓瑟”这样有损赵国尊严的行为,蔺相如以命相逼,以“秦王为赵王击缶”的同样方式回击了秦王。

3)廉颇在“渑池之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虽然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秦王在渑池之会中没有占到便宜,之所以放赵王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廉颇已率军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廉颇对于“渑池之会”后赵王能安全回国功不可没。

3.学习第三部分。

1)“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因是廉颇看到仅靠一张嘴、没有什么能耐的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结果是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面对挑衅,为什么蔺相如在遇见廉颇时选择避让?读一读相关语句,说说你的体会。明确:

蔺相如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深深知道,秦王之所以不敢贸然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蔺相如与廉颇之间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避让廉颇,更是为了赵国的利益,可见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

3)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你从中能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明确:①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产生嫌隙;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蔺相如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看到自己只考虑到自己的地位、荣誉,而没有为国家的大局考虑,而蔺相如为国家大局考虑,处处对自己容让,保证了赵国的团结对外。

因此廉颇觉得自己心胸狭窄,因而羞愧难当,认为自己有负于国家,所以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特点,同时由他把自己对蔺相如不满的情绪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他作为武将的耿直爽快。

4.再看课题“将相和”,很显然将相和好主要表现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里,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呢?

明确:①通过三个故事的叙述,具体表现了“和”的重要性。②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在结构上是为后面直接写“和”与进一步表现人物埋下伏笔,起铺垫作用。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写之所以能维护国家尊严,是因为廉颇配合蔺相如一起与秦国作斗争,说明了“和”的重要性,突出了文章中心,也为后面解决矛盾做了铺垫。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

人物都在故事**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最后服从于国家利益,更进一步说明“和”的重要性。③这样,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将相和”。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1.拓展延伸:既然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为什么最终赵国还是被秦国灭了?明确:

①秦强,善远攻,国力盛,战略得当。②就赵国自身而言,那时候蔺相如生病,廉颇坚守城池,却被秦国使用反间计,遭赵王撤职,换赵括为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被秦将白起打败,全军40万覆没,赵国国力大挫。

后来蔺相如病死,廉颇因奸臣郭开陷害,逃往他国。后期虽还有李牧,但君主昏庸,李牧也不得善终,赵国最终被秦所灭。赵国决策层的决策失败,对攻守之势的误判,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和后来岳飞一样,一个是当守不守,一个是当进不进。

③而当时其他各国没有从大局出发,不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让秦国一一击破。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以国为重。侮辱赵王要鼓瑟品格高尚。

将相和渑池之会针锋相对逼击缶维护尊严。

知错就改再立大功封上卿。

精神可嘉廉颇不服欲羞辱。

负荆请罪相如回避忍退让顾全大局。

秦王欲骗和氏璧。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斗秦王智勇双全。

完璧归赵封大夫。

负荆请罪将相和。

人教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案

6.将相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等词语的意思。2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顾全大局 爱国的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懂得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和为贵 的道理。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的写法。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将相和》

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河西小学刘杰博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 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认读 璧 蔺 等生字,会写 赵 拒 等生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8将相和

将相和 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掌握璧 诺 瑟 怯 缶 拒 卿7个字的音形义。正确读写 召集 商议 隆重 约定 胆怯 拒绝 能耐 诸位 和氏璧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