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说稿。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临朐县龙泉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龙泉小学的沈爱华,今天很高兴能大家一起研说教材,高兴之余又有些紧张,为什么呢?因为心虚,为什么心虚呢?
因为在座的有领导、有专家、有名师。我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谈一下对教材的解读,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有的老师可能问:研说教材的目的是什么呢?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就是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队伍科研化。
我研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过青岛版教材的老师对比较教材熟悉,但是没教过的老师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岛版,领略她的个性与风采。
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和意图、教材特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单元教材分析;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作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在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方面。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同样从这四个方面做如下阐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3、在认识几何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在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4、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情感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2、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册教学内容从课标内容的四大领域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包括以下内容: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四个单元,其中有。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10各数的认识的认识;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以内数的加法以内数的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探索规律;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包括-20各数的认识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包括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内的退位减法;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两个单元,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六、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包括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2、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两个单元,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包括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八、我换牙了——统计,包括1、简单的整理数据,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时间与综合应用领域包括两个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和大蒜有几瓣。
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意图: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的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通过你说我讲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问号的提出问题、问题口袋的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我学会了吗?栏目,利用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丰收园栏目让学生初步的从四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综合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练习活动中将复习与整理得到具体落实,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查缺补漏,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 我换牙了”; 反映学校生活的素材——“快乐的校园”、“小小运动会” ;认识大自然的素材—— 海底世界”、“海鸥回来了”;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 ——妈妈的小帮手”; 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谁的手儿巧”、”有趣的游戏” ;童话故事素材——“走进花果山”。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例如,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了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快乐的课堂等情境,构成了具有横向联系的“情境串” 。又如: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设计了帮助妈妈整理衣服和摆放衣服两个情境,构成具有纵向联系的“情境串” 。
而且,第二单元根据“整理衣服”的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提出问题“怎么整理呢” 、还可以怎么整理呢” ,形成“问题串” 。接着在“摆放衣服”的情境中,又提出“妈妈的衣服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谁的衣服长?谁的衣服短” 、还可以比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又形成了“问题串” 。
在这些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串”中,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本教材所构建的“板块”编排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单元里,减少例题,强化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如“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教材仅仅出示了这一个问题,需要写多少个号码?然后问学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给学生留出了足够大的思维空间;二是减少栏目设置,构建了简单明了的结构。教材在“综合情境图”之后,安排了“你说我讲”板块。
这个板块分两个层次,标有红色圆点的一般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非常规性问题,标有绿色圆点的是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的问题。“自主练习”板块,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回顾整理”板块,是让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与深化。
“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板块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情境图中,一般设计了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引导性的问题;一类是隐性的、由学生通过问题自己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问号” 。
把问号设计成**人的形象,一般出现在情境图的下面,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此外,为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教材还设计了“问题口袋” ,把不属于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本节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打破过于严格的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学习框架。这样做,既保证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自主练习”板块中,除有一定的基本练习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图” ,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研说教材稿
崔明华。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研说教材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 经历从...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
我的研说体系是1 说教材2 说目标3 说教学。第一部分说教材。1 编排体例和目的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含有丰富信息的情境图,由情境串故事串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通过你说我讲的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小电脑的提出问题,问题口袋的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我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