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

发布 2023-04-10 15:26:28 阅读 4854

我的研说体系是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

1、 编排体例和目的: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含有丰富信息的情境图,由情境串故事串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通过你说我讲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电脑的提出问题,问题口袋的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我学会了吗?栏目,利用数学情境图,通过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丰收园栏目让学生初步的从四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2、 单元内容结构:

本节课是青岛版教科书第八单元信息窗口的内容,通过阿福在做衣服的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习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信息窗二通过测量时师徒意见的不同,引出对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认识。

3、跨单元知识立体整合。

厘米、米的认识,这部分是学习测量的基础,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图形的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各种图形计算的基础。教材内容、深度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注重内容的相互渗透、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层层上升。本套教材首次出现了厘米、米的认识,它是学习其它长度单元和测量的基础。

第二部分说目标。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阐述。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目标:

一、阶段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运算技能;了解简单图形;统计的相关知识。

二)数学思考:发展数感及空间观念;简单的数据进行归纳;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解决问题: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参与数学活动;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二、单元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能力目标: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会画线段,能量出线段的长度。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厘米、米的认识难点:建立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单元立体整合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说教学。

本单元设有2个信息窗,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教材以有趣的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积极地投入探索活动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信息窗一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

信息窗二呈现的是师傅和徒弟为阿福做长袍的情景,借助问题“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引入对米的认识,在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的过程中,展开对厘米和米进率的学习。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感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信息窗一教学目标及达成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养成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在合作、讨论中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达成策略:通过大量的操作、体验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动,自主**、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形成表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学流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为出发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合作**解决问题 ,动手操作培养能力;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

只有量的准确,做出的来的衣服才合体,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想知道吗?谁能看看这四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

大家看到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说一说?

师傅量衣服身长3拃。

徒弟做衣服身长也是3拃。

结果衣服做小了,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

两人的拃不一样长,师傅的拃长,徒弟的拃短,所以衣服做小了。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拃量。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字母cm表示。板书课题:

厘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联想到用尺子测量认识厘米打下基础。

二、合作**,认识厘米。

为了让学生认识厘米,感知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认识几厘米。

认识直尺: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尺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记一记、举一举、想一想中很直观第感知了厘米,认识了尺子。

认识1厘米:首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厘米,说一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引导学生发现每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从0刻度(起点)到刻度1,这是1厘米,感觉1厘米非常短。

接着用手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知厘米,我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呢?例如:

图钉的长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度是1厘米。加深了对1厘米的认识。

认识几厘米:让学生了解几大格就是几厘米。首先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小棒,估计他们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

让生说一说,可能有学生会说5厘米,有的会说7厘米,到底多长我们要进行测量才知道。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在热烈的汇报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设计了用厘米尺量物体长度的环节:同学们,你能测量出自己的一扎有多长?

在学生用各种方法画时,我则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重点指导没有0刻度的测量方法。同学们的方法不尽相同,鼓励学生上台展示测量的方法。通过生热烈的讨论,得出了不论从哪量,只要数出5个大格就可以。

设计意图]突破了难点的同时,有力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观察概括能力。

4、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利用课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

信息窗二:一、 引入。

创设情景。根据低年级孩子特点,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景:师傅和徒弟为阿福做长袍,师傅用尺子量出阿福长袍长1米徒弟说是100里厘米,于是产生了疑问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从而揭示课题:(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孩子头脑里也留下了米尺长度的初步感知。

二)实践。引导**、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标》指出“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本环节的教学我分三个活动认识米、用米、 比较归纳来进行**:

1、动手操作认识米——建立“米”的表象。

这活动交集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心里学家表明: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所以,此活动我的设计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分四步进行:

1)、看一看:观察米尺,认识长度单位:米,学生通过观察数数,深刻得知1米=100厘米(1米=100厘米)

2)、量一量:小组用米尺量一量身体藏着哪些一米长的地方,我会提醒学生米尺要放正,注意对齐刻度,做好标记。学生会兴高采烈测量出自己的身高、肩长、步长,还发现五个同学紧靠一起时腰宽大约是一米左右。

我会及时提醒学生记忆张开臂长大约是一米,为下面的找一找和估一估活动做好参照标准的准备。

3)找一找:请学生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大约一米长的物品。

4)估一估:几块地砖长大约1米?几块墙壁瓷片长大约1米?1米的队伍能站几人?讲台大约有几米?学生通过尝试估计比划,体验成功,为下面的学习建立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知道厘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米”的空间观念,为估量物体长度意识的培养做好铺垫。逐一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引出用米活动。

2、实践操作用“米”——用米测量常见物体的长度。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分工的。依据这一理念。我将“用米”活动分成小组合作进行:

1)提出小组任务,明确小组分工。

2)先请一个小组示范,评价总结归纳测量的方法与测量工具的介绍。

3)小组共同努力合作完成测量并填写**。

4)展示各小组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小组合作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会优化选择测量工具,规范测量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让课堂换发智慧的生命力。

3、比较归纳—**厘米与米的生活应用。

这是旧知与新知的衔接点,也是知识建构融合应用的关键点。所以,此活动我利用多**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直观演示、比较厘米与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

1)看一看(2)比一比(3)想一想(4)说一说(5)练一练这样,把观察、比较、语言表达、练习紧密结合,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空间观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归纳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作长度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长度单位。这样,长度单位这单元的知识思路得以清晰建立。

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对教材练习的解读整合,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设计意图】题目从易到难,巩固知识要点,提升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学以致用的意识。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研说教材稿

崔明华。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研说教材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 经历从...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稿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说课材料。大家好!今天我要研说的教材是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一 教材知识结构。本套教材内容深度形成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上学期2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又是在2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