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写作特点思考

发布 2023-03-19 11:58:28 阅读 8741

《狼牙山五壮士》写作特点思考。

狼牙山五壮士》课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两次讲到完成了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个问题,落脚点在“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个关于表达方法学习的思考题目,旨在提示师生,学习写人写事的文章,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主旨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从而突出文章主旨。

教师用书”对这个问题没有单独做出分析和建议。在“课文简说”中,与这个题目相关的,有如下表述: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

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

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如果,我们将上述表述中加黑、加粗的文字直接教给学生,很显然,学生只能当作概念来记忆;如果课文讲完之后,提出课文中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作为一道题目来完成,学生无非就是记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了解到重点写第二次完成任务,使得班长马宝玉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感人。至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精妙,学生还是难以细细体验得到。不光是学生,老师如果仅仅是读参考书,自己也觉得枯燥。

怎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从而使学生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样的方法有些感觉?怎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写法”的“味道”?

我们不妨先来完成课后的第二个题目,想象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这个题目,按照常理说,并不难。而且,在我看来,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于把握主要内容来讲,相对会非常容易,因此,这个题目可以一箭双雕:既了解文章顺序,又把握主要内容。

学生在处理了字词阅读障碍后,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完成这个任务──课文各个部分是有提示语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拖住敌人”,第三自然段的“引上绝路”或者“准备转移”;第。

四、五自然段“顶峰歼敌”(这部分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写谁在**做什么),第。

六、七、八、九自然段,写的是“跳下悬崖”。

需要关注的是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拖住敌人”,而教学用书概括为“痛击敌人”,很多老师讲课的时候,都是讲“痛击敌人”。“拖住敌人”是目的,结合上文,五个战士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而课文中写的是一边痛击,一边将敌人引上狼牙山──使敌人不能去追赶大部队和群众。

我私下认为“痛击敌人”的概括或许还可以更加准确:他们是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在这里痛击,才“完成了掩护任务”,掩护的手段就是使敌人不能去追。所以,可以概括为“阻击敌人”,“阻击”即阻挡住并痛击,使得敌人不能住追赶大部队和群众。

实际教学的时候,学生找出“拖住”“痛击”后,老师再给出“阻击”,引导学生讨论,看看哪个词语能够更好地概括这段文字的意思,包括他们做事的意图,只要学生再读课文,就能领会到“阻击”相对更准确一些。(这里让学生讨论“阻击”是否合适,是有用意的,是为了后面顶峰歼敌、分析为什么当作重点写第二次做个铺垫。)

第三自然段,到底是“准备转移”还是“引上绝路”?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里面有个“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要,还没引。

这是学生读书不联系上下文得出的错觉。这时候,引导学生读书,联系“斩钉截铁地说……跟在后面……”学生就能够体会到:他们在用引上绝路的方式来转移,绝路,指的是棋盘陀。

这里面又有了一个伏笔:转移,怎么会到绝路上去?

后面几个自然段,在学生理清顺序,概括了个段落的小标题之后,可以着手安排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在顶峰又消灭了许多敌人,子弹打光了,又用石头砸,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了敌群,敌人还在向上爬的时候,跳下了悬崖。

为什么要强调把这个细节特征概括进来?因为这是人物做事时最感人的特征之一。

读到这里,不论是一般读者还是学生,应该都能从故事中感悟到这样的意思:故事很悲壮,五壮士真英雄,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打击敌人,坚强不屈,宁死不做俘虏。

但是,如果仅仅是读到这份上,学生是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五壮士到底壮在何处?两次讲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啥重点写第二次?”只有研究清楚了这些问题,学生才会从内心产生对五壮士的敬仰之情。

五壮士的高尚之处在于“本来或许可以生,但是他们却依然选择了死”。生,是可能的,因为走这条路可以追上连队,但是,面临着敌人也可能穷追不舍的后果,很可能是整个部队都会与敌人相遇并且会造成更大损失;他们选择了死──明知道绝路上是必然会死,但是自己的死能够换来整个连队的生!对于这个答案,只要结合课文思考一下“看看他们选择道路时候背后有什么思考呢?

”这个问题,学生读书,就能够感受得出来。

他们在对两条路进行选择的时候表现出了“舍我为集体、为大家”的高尚;选择的时候,态度是坚决的,文章写道“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斩钉截铁,就是坚定的意思,强调了那种毫不犹豫的、果断的、迅速的决策,时间不等人,所以要快!其他人“紧跟、热血沸腾”说明五个人的思考是一致的,没有人在这个问题上考虑自己,这是五壮士的高尚,而且,最终他们选择的是跳崖,因此,他们的行为是悲壮的,民族的气节是豪迈的。至此,学生从五壮士选择绝路动机上,已经被感动了。

接下来的问题需要研究:两次写完成任务,为什么第二次当重点写?

首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的是:两次写“完成任务”,在表面上一样,但实质上有什么不同吗?

这需要了解一下“打阻击作掩护的规定”:只要阻止敌人固定时间,就算完成任务。前面,五个人把敌人给拖住了,坚持到了一定的时间。

到了这个时间,就应该撤退。任何担任掩护任务的人员,在坚持到一定时间后,必须撤退。所以,在对敌人进行了一定时间的阻击之后,“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

第二次呢?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并且消灭了大批敌人。

因为是真实的故事,所以,任何推理都需要有真实的依据。这里有必要联系一个资料:

狼牙山有5坨36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头晕目眩: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缥缈神奇莫测。

”为什么叫“引上绝路”?自己上了绝路,敌人几乎也追到了绝路。你追上来,而且是一边打一边追,追到了绝顶,用了多长时间?

在这样的地方,你再下去,得多长时间?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连队早已经转移到非常安全的地方了!所以,把敌人引上绝路,而且一边引,一边打,到了顶峰,仍然坚持打到只剩一颗手榴弹,还用石头砸,直到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向敌群“开了花”。

多打死一个敌人是一个,想尽办法多消灭敌人,消灭侵略者,宣泄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其实读到这里,学生已经对英雄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第二次“胜利完成任务”,是一次让敌人彻底不可能再找到连队的胜利,是以自己较小牺牲换来敌人更多损失的胜利!这是第二次“完成任务”较第一次的不同含义。

为了理清为什么要将第二次“完成任务”当作重点来写,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简单对比,将原文改为:“五位壮士一面向上攀登,一面痛击敌人,到了顶峰,即使是子弹打光了,他们又用石头砸死了很多敌人。最后,弹尽粮绝,他们跳下了悬崖!

”和课文重点写第二次对比,两种写法哪种更让人感动?为什么?详细写英雄们奋力杀敌的形象,英雄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就会更深刻,详细写,写他们几次打退了敌人进攻的过程,给我们一种时间感,他们在最大努力拖延敌人在绝顶的时间。

这是作者详细写第二次完成任务过程,给我们的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到此,“阻击敌人”“引上绝路”,跟“顶峰歼敌”的关系就理清楚了。读懂文章的顺序,绝不是简单地读懂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我们还需要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交代,体会他们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所起的独特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狼牙山五壮士》赛课教案

22 狼牙山五壮士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 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从中受到思想教育。2 领悟本课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学重点 领悟本课的写作方法。教学设计 一 激情导入。导入,回顾五位壮士的名字。二 整体回顾,明确学习目标。1 回顾文章的脉络...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案

22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 词,要求会读 会写。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3.在品读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感受五位壮士仇恨敌人 英勇杀敌的精神。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2.在品读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感受五位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狼牙山五壮士》优质课教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五壮士语言 神态 动作的描写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仇恨敌人及坚贞不屈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 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激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教学准备 多 课件教学过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