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童趣》同步训练人教新课标版

发布 2023-03-14 15:56:28 阅读 7109

同步测控。

我夯基我达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项为之强( )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3)拔山倒树而来( )

4)余忆童稚时(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故时有物外之趣物外之趣。

2)又留蚊于素帐中素帐。

3)驱之别院驱。

3.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童趣》节选自此书为体散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这篇文章紧紧围绕一个字,揭示出。

5.(2007云南中考,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

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窗前一片浓浓的绿荫。

a.③⑤b.⑤④

c.③⑤d.⑤②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本文第三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第四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丰富想象。

2)仔细观察。

8.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

9.“我”对癞虾蟆一点也不害怕,从文中第四段的三个动词可以看出来。这很符合儿童天真无邪、无知无畏的性格,用一句俗语来概括这种性格特点就是。

10.文章中作者“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完全凭借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作者所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相似且富有童趣的情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杨补凡为余夫妇写载花小影,神情确肖。是夜月色颇佳,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星澜醉后兴发曰:“补凡能为君写真,我能为花图影。

”余笑曰:“花影能如人影否?”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用墨浓淡图之。

日间取视,虽不成画,而花叶萧疏,自有月下之趣。芸宝之,各有题咏。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神情确肖肖。

2)即就兰影就。

3)我能为花图影图。

4)芸宝之宝。

1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夜月色颇佳,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

译文:这晚月色很好,兰花的影子映在粉墙上,别有一番优雅的情趣。

b.花影能如人影否?

译文:花影能像人影一样画吗?

c.日间取视,虽不成画。

译文:第二天拿出来**,虽然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画。

d.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

译文:星澜拿白纸铺在墙上,描绘兰花的影子立刻完成了。

13.为什么兰影不成画,“芸宝之”呢?

14.本文与课文一样都充满了生活情趣。二者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二、综合性学习。

15.(2007贵州遵义中考,22~23)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2)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参***。1.答案:(1)jiāng (2)nǐ (3)dǎo (4)zhì

2.答案:(1)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2)未染色的帐子。(3)驱赶。

3.答案:(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答案:《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自传沈复趣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5.答案:d

解析:此题可按照下列思路来选择:绿荫——绿荫下的柴房——柴房前的主人和小狗——地上、狗身上的光影,③句作总结。

6.答案:(1)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2)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答案:7.(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2)①见二虫斗草间;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8.观蚊如鹤、神游草丛(花台)、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

9.捉鞭驱初生牛犊不怕虎。

10.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完全凭借同学们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要描写出童心童趣。

答案:略。答案:11.(1)相似。(2)趁着,借着。(3)画,描绘。 (4)把……当成宝。

解析:d项的意思是“星澜拿白纸铺在墙上,立刻就着兰花的影子描绘”。

13.虽不成画,但花叶萧疏,别有一番月下的乐趣。

14.示例:我更喜欢课文。

课文描写童年的生活情趣,有极强的童年色彩,表现儿童天真、活泼、机敏、聪明的特点。或者:喜欢本文,本文描写成年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展现了成年生活的闲适、惬意,有极强的生活性。

参考译文:杨补凡为我们夫妇画载花小影,神情非常相似。这晚月色很美,兰花的影子爬上粉墙,别有一番优雅的情趣。

王星澜酒后兴致大发说:“补凡能为你们画肖像,我能为兰花画影子。”我笑道:

“花影能像人影一样画吗?”星澜取张白纸铺在墙上,立刻就着兰花的影子描绘。第二天拿出来再看,虽不能成为完整的画,但花叶萧疏,别有一番月下的趣味。

我的妻子芸视如珍宝,我的朋友们在这幅画上也各有题咏。

15.答案:(1)示例:①投身体育活动,做阳光少年。②练强健体魄,做未来雄鹰。

2)示例:活动主题:强身健体,人人参与。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争做身心健康的中学生。活动方式:

①晨跑;②跳绳;③登山;④小组球类比赛;⑤小组广播操比赛等。

七年级上册第5课童趣

一 学习目标 2 能简单翻译课文并能学会分析课文品析意趣。3 让学生学会观察 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 问题。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二 学习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品析文章中的 物外之趣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三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中表现的 物外之趣 课前资料 1 文言文学法指导。童趣...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童趣》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 童趣 说课稿。一 说教材。1 教材分析。童趣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是一篇充满奇思妙想 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 鞭打 的趣事,表达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本文是七年级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充满童真童趣,是一篇很能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引起学生...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童趣》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童趣。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2 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能力培养点 1 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2 围绕中心,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同类材料进行表述。情感体验点 体验生活,爱惜生灵,感悟物外之趣。教学重 难点 理解文言字词,掌握诵读方法。背诵全文。课型 朗读课。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