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1 1《正数和负数》教案

发布 2023-03-12 06:05:28 阅读 7142

教案背景。

初中生爱玩、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为学生构建思维想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用以达到以快乐的形式去追求知识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并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

第1课时)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耿新华。

邮编:256651 联系**:158***

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数和负数”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正数、负数和零的定义、联系。是本章有理数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

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采用“现象──问题──目标”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教师在轻松欢快的**中演示第一节首**为主体的多**课件。

板书设计:正数:像.5这样大于 0的数。

数零:0既不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像-3、-2、-0.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

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能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据入手,回顾小学学过数的类型。通过举例发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利用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应用,以及正数和负数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作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1 1《正数和负数》教案

教案背景。初中生爱玩 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 具有形象 直观的特点,利用它为学生构建思维想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觉性,用以达到以快乐的形式去追求知识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 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

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将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用相反意义的量表示正负数来生活,让学生接受负数的概念,又通过设计大量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中,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 交流 质疑,激发学生应用数学思...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1 1《正数和负数》教案

教案背景。初中生爱玩 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 具有形象 直观的特点,利用它为学生构建思维想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觉性,用以达到以快乐的形式去追求知识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 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