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5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导学案

发布 2023-03-11 19:44:28 阅读 5654

班级姓名组名

学习目标:1、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学习重点:探索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学习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链接:具备什么条件的一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一、预习自学【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画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

做一做:按下面步骤做:

1、 用准备的线段ab,对折ab,使得点a、b重合,折痕与ab 的交点为o。

2、 在折痕上任取一点c,沿ca将纸折叠;

3、 把纸展开,得到折痕ca和cb。

观察自己手中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 co与ab 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 ao与ob相等吗?ca与cb 呢? 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在折痕上另取一点 ,再试一试,你又有什么发现?

结论:1) 线段是。

2) 线段的对称轴于这条线段并且它。

3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

二、合作**【学法指导】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内容;数学学科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1.填空题。

1)m、n、a、b 是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如果 ma=mb,na=nb,则点**段___的垂直平分线上.

2)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c,p是mn上不同于点c的一点,那么△ pab 是三角。

、如图1, ab是△abc的一条边,,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并交bc于点d,已知ab=8cm,bd=6cm,那么eada=__

、如图2,在△abc中,ab=ac=1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如果bc=10cm,那么△bcd的周长是___cm. 图图。图。

图2当堂检测:

、已知线段ab和它外一点p,若pa=pb,则点p在ab的若点p在ab的则pa=pb.

、画 △abc 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至少要先画它的个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判断题。①过正方形的每个顶点可以画一条正方形的对称轴,过正方形每条边的中点也有一条对称轴,所以说正方形有8条对称轴.(

②如图甲,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n是垂足,cd和ef分别是an、nb的垂直平分线,d、f是垂足,则有ad=dn=nf=fb.(

. 已知:△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那么,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利用尺规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课外拓展:【学法指导】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内容;数学学科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由有一个公共端点且相等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b.由有一个公共端点且不相等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

c.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

d.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

、如图:△abc中,ab=a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e、d, 若△bcd的周长为8,求bc的长;

若bc=4,求△bcd的周长.

七年级数学《5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导学案

图图。图。图 当堂检测 已知线段ab和它外一点p,若pa pb,则点p在ab的若点p在ab的则pa pb 画 abc 关于直线 的对称图形,至少要先画它的个顶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判断题。过正方形的每个顶点可以画一条正方形的对称轴,过正方形每条边的中点也有一条对称轴,所以说正方形有8条对称轴 如图甲...

2019七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说明。商洛市柞水县下梁中学郭晓燕。轴对称图形说课稿,是以国家颁布的中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基本依据,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 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三年制初级中学几何第二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等四节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第三课时 这一节课 怎么教 和 为什么这样...

七年级数学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邹磊。教学内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教材分析。轴对称是现实生活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日常生活的图案设计,他不仅是探索图形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工具,也是描述图形的形状 空间位置关系的必备手段,同时,也是解决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