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典型例题》

发布 2023-03-14 07:10:28 阅读 4855

轴对称图形典型例题。

例1 如下图,已知,pb⊥ab,pc⊥ac,且pb=pc,d是ap上一点.

求证:∠bdp=∠cdp.

证明:∵ pb⊥ab,pc⊥ac,且pb=pc, ∠pab=∠pac(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apb+∠pab=90°,∠apc+∠pac=90°, apb=∠apc,在△pdb和△pdc中, △pdb≌△pdc(sas), bdp=∠cdp.

图形具有明显的轴对称性,可以通过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而不用三角形的全等)

注利用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以通过距离相等直接得到角相等,而不用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2 已知如下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

证法一:过d作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df⊥bc于f, bd平分∠abc,∴ de=df,在rt△ead和rt△fcd中,角平分线是常见的对称轴,因此可以用轴对称的性质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

rt△ead≌rt△fcd(hl), c=∠ead, ∠ead +∠bad=180°, a+∠c=180°.

证法二:如下图(2),在bc上截取be=ab,连结de,证明△abd≌△ebd可得.

证法三:如下图(3),延长ba到e,使be=bc,连结ed,以下同证法二.

注本题考察一个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定理来证明线段相等,关键是掌握遇到角的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不同的添加方法.

例3 已知,如下图,ad为△abc的中线,且de平分∠bda交ab于e,df平分∠adc交ac于f.

求证:be+cf>ef.

证法一:在da截取dn=db,连结ne、nf,则dn=dc,在△bde和△nde中,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考虑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题)

△bde≌△nde(sas), be=n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同理可证:

cf=nf,在△efn中,en+fn>ef(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e+cf>ef.

证法二:延长ed至m,使dm=ed,连结cm、mf,在△bde和△cdm中,从另一个角度作辅助线)

△bde≌△nde(sas), cm=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又∵ ∠bde=∠ade,∠adf=∠cdf,而∠bde+∠ade+∠adf+∠cdf=180°, ade+∠adf=90°,即∠edf=90°, fdm=∠edf=90°,在△edf和△mdf中, △edf≌△mdf(sas), ef=m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在△cmf中,cf+cm >ef, be+cf >ef.

注本题综合考察角平分线、中线的意义,关键是如何使题中的分散的条件集中.

例4 已知,如下图,p、q是△abc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

解:∵ ap=pq=aq(已知), apq=∠aqp=∠paq=60°(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ap=bp(已知),(注意观察图形和条件)

∠pba=∠pab(等边对等角), apq=∠pba+∠pab=6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pba=∠pab=30°,同理∠qac=30°, bac=∠bap+∠paq+∠qac=30°+60°+30°=120°.

注本题考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求角的步骤:(1)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相等的角;(2)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得各角之间的关系;(3)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

例5 已知,如下图,在△abc中,ab=ac,e是ab的中点,以点e为圆心,eb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d,连结ed,并延长ed到点f,使df=de,连结fc.

求证:∠f=∠a.

证明:∵ ab=ac, ∠b=∠acb(等边对等角), eb=ed, ∠b=∠edb, ∠acb=∠edb(等量代换), ed∥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bde和△aed中,be=ae=ed,连结ad可得,∠ead=∠eda,∠ebd=∠edb,eda+∠edb=90°,即ad⊥bc, ∠eda+∠edb=90°,即ad⊥bc,用什么定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

d为bc的中点, △bde≌△cdf, ∠bed=∠f,而∠bed=∠a, ∠f=∠a.

例6 已知,如下图,△abc中,ab=ac,e在ca的延长线上,∠aef=∠afe.

求证:ef⊥bc.

证法一:作bc边上的高ad,d为垂足, ab=ac,ad⊥bc, ∠bad=∠cad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又∵ ∠bac=∠e+∠afe,∠aef=∠afe, ∠cad=∠e,∴ ad∥ef, ad⊥bc, ef⊥bc.

证法二:过a作ag⊥ef于g, ∠aef=∠afe,ag=ag,∠age=∠agf=90°, age≌△agf (asa), ab=ac,∴ b=∠c,又∠eaf=∠b+∠c,(请对比多种证法的优劣)

∠eag+∠gaf=∠b+∠c, ∠eag=∠c,∴ ag∥bc, ag⊥ef, ef⊥bc.

证法三:过e作eh∥bc交ba的延长线于h, ab=ac,∴ b=∠c, ∠h=∠b=∠c=∠aeh, ∠aef=∠afe,∠h+∠afe+∠feh=180°, h+∠aeh+∠aef+∠afe=180°, aef+∠aeh=90°,即∠feh=90°, ef⊥eh,又eh∥bc, ef⊥bc.

证法四:延长ef交bc于k, ab=ac,∴ b=∠c, ∠b=(180°-∠bac), aef=∠afe, ∠afe=(180°-∠eaf), bfk=∠afe, ∠bfk=(180°-∠eaf), b+∠bfk=(180°-∠bac)+(180°-∠eaf)

=[360°-(eaf+∠bac)],eaf+∠bac=180°, b+∠bfk=90°,即∠fkb=90°, ef⊥bc.

注本题考察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添加辅助线,建立ef与bc的联系,仔细体会以上各种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例7 如下图,ab=ac,db=dc,p是ad上一点.

求证:∠abp=∠acp.

证明:连结bc, ab=ac(已知), abc=∠acb(等边对等角),又∵ 点a、d**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与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ad就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pb=p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pbc=∠pcb(等边对等角),(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abc-∠pbc=∠acb-∠pcb(等式性质),即∠abp=∠acp.

注本题若用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证两次,现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就显得比较简洁.

例8 如下图,ab=ac,de垂直平分ab交ab于d,交ac于e,若△abc的周长为28,bc=8,求△bce的周长.

解:∵ 等腰△abc的周长=28,bc=8, 2ac+bc=28, ac=10, (理由是什么?)

de垂直平分ab, ae=be, △bce的周长=be+ec+bc

ae+ec+bc

ac+bc=10+8=18.

注本题考察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运用,关键是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线段的等量关系.

例9 已知,如下图,△abc中,ab=ac,∠bac=120°,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f,交ab于e,求证:.

证法一:连结af,则af=bf, ∠b=∠fab(等边对等角), ab=ac, ∠b=∠c(等边对等角), bac=120°, b=∠c=(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fab=30°, fac=∠bac-∠fab=120°-30°=90°,又∵ ∠c=3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常见的对称轴之一)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法二:连结af,过a作ag∥ef交fc于g, 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 af=bf,又∵ ∠b=30°, afg=60°,

bag=90°, agb=60°,△afg为等边三角形,又∵ ∠c=30°,∴gac=30°, ag=gc,(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一种好方法)

bf=fg=gc=.

例10 已知,如下图,ab⊥bc,cd⊥bc,∠amb=75°,∠dmc=45°,am=md.求证:ab=bc.

思路分析。从结论分析,要证ab=bc,可连结ac,使bc与ab能落在一个三角形内,再看∠bac与∠bca能否相等?

证明:连结ac,交dm于h, ∠amb=75°,∠dmc=45°(已知),∠amd=60°(平角定义)

又∵ am=md, △amd为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m=ad(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cd⊥bc,∴ dcm=90°, dmc=45°,∴mdc=4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d=cm(等角对等边), ac是dm的垂直平分线。

和线段两端点等距离的点,**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mhc=90°,∴hcm=45°, b=90°,∴bac=45°, ab=bc(等角对等边).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如图7—15,等腰△abc的对称轴与底边bc相交于点d,请回答下列问题:

1)ad是哪个角的平分线;

2)ad是哪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有哪几条相等的边;

4)有哪几对相等的角.

2019七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说明。商洛市柞水县下梁中学郭晓燕。轴对称图形说课稿,是以国家颁布的中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基本依据,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 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三年制初级中学几何第二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等四节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第三课时 这一节课 怎么教 和 为什么这样...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轴对称图形 说课稿。一 说教材。轴对称图形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打好基础。教材先通过树叶 蝴...

七年级数学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邹磊。教学内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教材分析。轴对称是现实生活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日常生活的图案设计,他不仅是探索图形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工具,也是描述图形的形状 空间位置关系的必备手段,同时,也是解决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