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

发布 2023-03-05 19:58:28 阅读 2119

七年级数学教案。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华东师大版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七年级第四章的内容。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角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对角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同时又为今后证明角的相等提供了一种依据和方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问题,归纳数学理论,同时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体会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表述,使学生能用方程思想来处理图形的数量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互余、互补角的性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养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余角与补角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应用。

1、教法: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同时直观动态演示以突破学习难点。

2、学法: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的特点,采用“参照学案---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分组**---合作学习---知识总结”的学习方式。

3、教学手段:采用多**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验收成果。1、概念: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符号语言:如果那么∠α和∠β互为 。

反之:如果∠α与∠β互为余角,那么。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符号语言:如果那么∠α和∠β互为 。

反之:如果∠α与∠β互为补角,那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并会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

温馨提示: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只与有关,与无关。

七年级数学教案。

2、试一试:你最棒!

1)判断:∠1+∠2=90°,则∠1是余角。

∠1+∠2+∠3=90°,则∠1、∠2、∠3互为余角。

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

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2)找朋友:图中给出的各角,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两个角互余或互补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得到及时巩固。 (3)已知∠α的余角是∠α的两倍,则∠α的度数是度。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有更加深化的了解和应用,并且使学生学会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

3、性质 ①等角的补角。

等角的余角。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使学生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

思考题: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道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答来证明互为余角的性质。着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并归纳性质,培养学生由具体问题抽象出几何命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拓展延伸:

1、如图,已知∠aoc=∠boc=90°,∠1=∠2,则∠1的余角有那些?

与∠2互补的角有那些?请分别写出来。

2、动手实践**:

按图所示的方法折纸,然后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我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其目的是让知识形成体系,理。

清新知识,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能力。

达标检测:1、如果∠1+∠2=90°,∠2+∠3=90°,那么∠1=∠3的理由是。

2、已知:∠a=72°,那么∠a的余角= ;a的补角。

附加题: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等于度。

七年级数学教案 余角和补角

页。编者按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一 教学目标 七年级数学教案 余角和补角七年级数学教案 余角和补角第页七年级数学教案 余角和补角 编者按 教师在备课时,...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7 6余角和补角

7.6 余角和补角。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理解互余与互补的角的性质。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教学难点 互余 互补角的正确判断。用代数方法计算角...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7 6余角和补角

7.6 余角和补角。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理解互余与互补的角的性质。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教学难点 互余 互补角的正确判断。用代数方法计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