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7 1 1有序数对 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3-05 14:08:28 阅读 4966

6.1.1 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有序数对”为全章起始节,是后继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生活中“有序数对”已有无意感知.针对教材及学生认知的特点,设计时,我有如下思考:

1.按知识发展与学生认知序,设计教学流程:

1)初一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对”的有意注意.事实上,“有序数对”已存在于我们学生所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教学时,我们先从生活中有意识地提取模糊在头脑中的表示位置的数对.

2)初一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有序”的重要意义,进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抽象成清晰的“有序数对”的数学模型.

3)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有序数对”的应用.再通过不断变换问题情景的应用,使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基于以上认识,我围绕下列线索进行设计: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2. 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力求让生生产生共振:

情境是 “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本课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

1)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数学情境.本课从开始几个问题的引入,到后来的密码解译,图案的设计,既围绕教学内容,又将题目情趣化.

2)以数学知识发生为依托,设计数学情境.本课以国庆60周年庆典图案为切入口,激发出学生**新知的求知欲.找座位、探路径、拼图案、做游戏等问题中无一不蕴涵着“有序数对”的数学背景.

3)以题型变换为手段,设计数学情境.围绕知识点,在本课学生训练的题型中,有填空、选择、开放题,形式有别,知识相通,避免了训练的单调.

4)借助多**.根据本课内容特点,运用色彩斑斓的**展示及形象生动的小动画,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的乏味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

3.多样化练习和评价:

本节课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抽问和练习抽查等.教学中注意随时观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表现,如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情感的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情况;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如对学习内容的思维反应是否积极;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练习的正确率等等.为了使评价更有效,不能只按少数学生的反应作出判断,应注意收集不同信息.通过收集的信息,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及时的矫正和评说,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作适当的调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4.教学效果:

这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由于这堂课游戏多、活动大,热热闹闹中,胆大、性格开朗的学生特别活跃,也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对那些胆小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就注意不够。个别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学生 ,给予他们的帮助还不到位,这些学生课后作业完成不够好。

2019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教案

3,5 4,5 5,5 5,4 5,3 5,2 表示从甲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用有序数对写出几种从甲处到乙处的路线。例2 课本p91 1 如图,写出表示下列各点的有序数对 a b 5,2 c d e f g h i 例3 贪食蛇 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图中标志表示 蛇 按图中箭头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有序数对 教学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 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把握的很到位。能够完成所制定的四维目标。尤其是在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游戏学习有序数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 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七年级下册数学《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数学 有序数对 教学反思。七年级下册数学 有序数对 教学反思。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 位置中的作用。2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 于生活,作用于生活。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二 教学重难点 感受有序数对与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