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南洋中学部执行新课标新授课教案模板。
2003至2004学年下学期)
教案序号教学课题。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总第17课时(一课一个教案)台球桌面上的角。
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于生活。
教学重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教学难点: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判断是否是对顶角。
教案书写人。
初一备课组。
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疑点教学方法。
教。指导探索、研究、发现法法学法。
自主探索、研究、发现法三角板。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巧设情景在打桌球的时候,如果是不能直接的把球打入袋中,那么应该怎么打才能保证球能导入新课入袋呢?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与步骤。
课堂要素提示。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分层评价”(渗透**的内涵)的教学特色(力求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闷)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情感是力量的源泉”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搜索力、发现力、概括力、想象力、记忆力。
思维力、操作力、应变力、创造力和自我调控力教师活动(恰到好处的主导作用)
学生活动(体现充分的主体作用)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一、影展示桌球运动中球入袋的情景,观察图中各角与∠1
之间的关系:
adf+∠1=180∠adc+∠1=180∠bdc+∠1=180
page 1
zhobgjian
知识与技能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edb+∠1=180∠2=∠1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但是不要求学生说出图中所有的角与∠1的关系。在对图中角的关系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教师提醒学生: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仅仅表明了两个角之间的度量关系,并没有对其位置关系作出限制。(为下面的对顶角的学习作铺垫)想一想:
(投影)在右图中,(1)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2)∠adc与∠bdc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3)∠adf与∠bd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议一议:
1)用剪刀剪东西的时候,哪对角同时变大或变小?如果将剪刀简单的表示为右图,那么∠1和∠2有什么位置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能试着说明理由吗?
由此引出对顶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获得直观的体会,在观察中总结出对顶角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思考: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利用图中的量。
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角的度数是多少度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小结:熟(1)余角、补角的概念。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3)对顶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
独立做答、同伴交流。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索出“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结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说明理由。
中等生小结。
巧布课外作业。
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
课本p52习题。
zhobgjian
page 2
七年级 下 数学教案E 北师大版
昆明南洋中学部执行新课标新授课教案模板。2003至2004学年下学期 教案序号教学课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总第课时 一课一个教案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应线段相等 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能力。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体验数学...
七年级 下 数学教案C 北师大版
昆明南洋中学部执行新课标新授课教案模板。2003至2004学年下学期 教案序号总第课时 一课一个教案 教学课题三维目标。摸到红球的概率。教案书写人。初一备课组。知识1 通过摸球游戏,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目标。情感发展随机观念 渗透变和不变的辨证思想目标。教学重点 1 求...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应知 数学和语文一样是知识的基础,人人离不开数学,也能够学会数学,而且数学是有趣的 美丽的,应该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主动用数学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要从中寻找规律,提高运算能力。应会。1.分析问题,寻找规律。2.整理知识,综合运用。例题 1.如何使下列四个数通过四则运算得24?1,5,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