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发布 2023-03-01 09:14:28 阅读 5071

济南的冬天。

一、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二、学习重点。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 学习难点。

品读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 写作背景。

济南的冬天》是2024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抒情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

他把济南当作他的第二故乡。”

3、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

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拟1——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流利的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一)、师板书课题,激趣导入。

二)、生读标,师解标。

三)、布置生用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题:

1、字音。济南( )伦敦( )镶水藻贮蓄( )

发髻( )澄清( )着落( )看护( )

2、 整体感知。

1)、济南的冬天最特别之处在于什么?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引导提示:从第一段文字有几句及标点入手,找出概括句,就能明确所提问题。)

2)、作者对济南的总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四)、小组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

五)、师点评归纳,小结。

六)、齐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了解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学习过程:一)、师板书课题,示标,解标。

二)、请生读课文,细细揣摩,品味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小组合作**。

合作**题:分析下面的句子,体会拟人、比喻的妙处。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三)、交流**成果,师点评归纳。

四)、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情”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当堂训练。(可做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用)

塞外怀古。1]没有到过河西走廊的人总以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怎样的荒凉,怎样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便知道所谓荒凉寒苦并不如传闻之甚。

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①]以后,景象有点两样了,黄沙白草,风日惨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遥天无际。南天可不同了,祁连山像一道高墙,自东而西,连绵不断;不分冬夏,顶上常是积雪皑皑。

人说西王母的家就在那里。远远望去,也真像有琼楼玉宇在其中隐约闪现。沿着公路的南边,可以看见无数的土堆子,有的延长好几里,有的是一个大墩子旁边连上几个小墩子。

这种土堆子沿着酒泉以北的额济纳河往南,跟着疏勒河向西,以至于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几乎随处都是。这就是汉唐时代的边城和烽燧的遗址,有名的汉唐西部长城,就在这些地方。

2]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时候,曾在酒泉一座破败的墩子上瞭望。已经傍晚了。太阳在西边的地平线上还有簸箕那么大。

血红带黄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围的云彩都映成了橙黄色。一个人在墩子上朝着西面和北面遥远的天际看着看着,就随人冥想[注②]中去了。俨然如在汉唐当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许是人家,也许是戍边将士的营房,房顶上正炊烟袅袅。

放在外边的马群和羊群先后回来了。鸡鸣犬吠以及小儿喧笑的声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楼柱完好,雉堞无恙;几个烽哨正在上面聚精会神的望着西边和北边,希望有平安消息到来。

一天一天的过去,一年一年的过去。这些人从少年转到中年,老年,也许就死在那里,埋在附近。但是他们从来不颓丧,也从来不堕入幻想。

只凭着他们的结实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的斗争。敌人和自然败了,他们胜了,他们的西陲也固若金汤了。两千年,一千年的历史,像电光石火般一转眼过去了。

这些人依然长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弃了,荒废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废墩上面。西边的太阳还有一半在地平线上。但是这些废毁的烽燧城堡,照旧很英勇的迎着落日,放出黄色的光辉;西北风呼呼的怒吼,而它们依然静默无言,屹立不动。

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

注:①酒泉:与玉门、阳光、敦煌相邻,均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一带。②冥想:深沉的思考。

1)第[2]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着看着,就堕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概括作者“冥想”的内容。

2)作者在第[2]段文末说,“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触而流下了眼泪?

3)作者写作这篇文章运用到了象征手法,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的?

六、学(教)后记。

我的问题:我的收获:

答案:第(1)题:戍边将士在边关的生活;戍边的情景;他们与敌人和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

其实答案就在文中,只要加以分类概括即可。 第(2)题:是戍边将士在保卫边疆中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引起作者深深的感触而流下了眼泪。

作者用西北的土墩子抗击风沙、屹立不动的特征来象征守边军士具有的坚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献身精神。(大意)象征手法常常是用一种事物来象征某类人或某种精神。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及重点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设计 多 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在我上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 现在什么季节?学生齐答 冬季。对!现在是初冬季节。一提到冬季,大家...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2 能力目标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3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一 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 理清思路,体会比喻 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3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二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拟人 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三 学习难点。品读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