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王几何》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26 05:00:28 阅读 1960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2、概括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布置课前预习 :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把握其读音和意义。

2、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第一次几何课上,王老师有哪些表现,学生又有哪些反应?

2)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的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简要回答。

3)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写王老师上初一第一节几何课的情形。

2)理层次,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2段):写上课前,同学们对几何老师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第二部分(3-28段):写王老师上的一堂别具特色的几何课。

第三部分(29段):补充交代王老师和“我”父亲的关系。

3)把我具体内容: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完成**。

第一次几何课上,王老师有哪些表现,学生又有哪些反应?

3)归纳概括:根据上面**,归纳出王老师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

老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

老师的几何教学内容更与众不同。

三)人物形象分析:

指导:分析人物形象应该品析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的关键句子。从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1、作者是如何表现王老师的性格的?请从文中举例说说。

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占到了讲台上。(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王老师的外貌特点,“挤”突出其胖,“眨眼工夫”突出其速度快,两相对比,幽默风趣。)

“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通过对王老师神态的描写,运用的夸张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王老师爱笑、幽默的特点。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通过对王老师的神态描写,抓住了眼睛和右嘴角这两个细节,表现出王老师对自己所画出的圆形和三角形的自信与得意,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佩服起自己老师来。)

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间教室鸦雀无声。(通过对王老师的神态描写,这是王老师首先露出他严肃的表情,表明王老师对教育的严肃与认真对待,也是在教会学生对待学习,需要认真对待,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哪,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了王老师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也表现了王老师的思想的民主与开放。

)2、综合全文看,说说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风趣幽默;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热爱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并受学生爱戴;熟悉学生心理,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懂得教育艺术,充满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四)问题**:

1、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绝活:反手画圆和三角形。

用意:用意有二,一是让同学们明白,画图是几何科的基本要求,激发同学们对几何学习的兴趣;二是通过请同学们上台画图,让同学们明白:看似简单的画图并不容易画好,老师之所以能够把圆和三角画得又标准又好看,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作用:从结构上看,既是对前文的顺承,也是为后文铺垫,引出下文。

从内容上看,老师让同学们画图,比较中学生发现,画图并不容易,从而对王老师充满敬畏,自然就认真聆听他的结束语,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明白学习的道理。

2、文中除了写了王老师外,还多处写了“我们”的反应,有何作用?

这是侧面描写,衬托王老师幽默风趣。同时用我们的反应、感受推动事件的发展,使王老师的形象逐渐完整、鲜明。

3、文章最后一段属于什么叙述方式?

补叙。补充交代王老师另一重身份。

五)品味语言: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运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通过“站”表现了黑板上的图形标准、好看,暗含了赞美之情。

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这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通过对比、反问,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敬佩、赞叹之情。

“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这一段属于什么描写?

神态描写。

表现同学们震惊、好奇的心情,既表明王老师的声音有震慑力,又突出这位老师介绍方式的特殊。

练习巩固。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在那个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 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吗?(反问)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夸张)

笑得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比喻)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神态描写)

2)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笑!(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3)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心理描写)

4)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神态描写)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记叙了新学期的第一堂几何课,刻画了“王几何”老师的爱笑、思想开放、业务水平高、教学有方的形象特点,表达了对“王几何”老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他胖而身手敏捷,胖而思维活跃,胖而思想睿智。他要告诉学生热爱知识、持之以恒的道理,不直接说,却欲擒故纵,把几何课上成图画课,让同学们在“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明白了道理。

抓住特征,以形传神。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方法。②运用补叙的写法。

七)拓展练习:

1、请同学们交流:你从小到大,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说他的外貌特点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或最常做的一个动作。

2、请你写写这个老师,重点描写这个老师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写出这个老师的与众不同。不少于。

七年级语文《王几何》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王几何 教学设计。王几何 教学设计。教师 胡博妮。一 教学内容分析 王几何 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本单元以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为主题。作者马及时回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学业水平高寓教于乐的教师形象。作者是以...

七年级语文上册《王几何》教学反思

王几何 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通过课前预设以及课堂上学生的现场生成,主要从以下几点对这节课予以回顾。首先,我认为比较成功的设计是 1 这节课从设计到具体操作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整堂课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 在表达 在归纳 在总结 在修改 再评议,而老师只是一根将这些环节串联起来的线。...

陈洲初中七年级《王几何》教学设计

2 眉梢 眼角 鼻孔 嘴巴 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明确 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师 笑 的姿态之特别,读后让人忍俊不禁。3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明确 通过对学生的动作 神态等描写从侧面烘托王老师的与众不同,突出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