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十二周周末练习

发布 2023-02-26 01:23:28 阅读 5145

上寮学校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十二周周末作业。

姓名班级组别。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

1、在人类起源谜问题上,向上帝造人说发起挑战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爱因斯坦 c、笛卡尔 d、达尔文。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下列哪种古人类?(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4、下列原始居民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河姆渡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④、半坡人。

abcd、③④

5、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西亚地区 b、北非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6、下列关于远古艺术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用动物的骨骼或者牙角作为绘画和雕刻材料 b、艺术作品带有祈祷许愿的意义。

c、都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意愿d、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下列有关磨制石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b、打制石器尽管比磨制石器落后,但打制石器比磨制石器更耐用。

c、磨制石器相对于打制石器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d、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8、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

a 、农耕生活 b、 狩猎生活 c、 采集生活 d、 畜牧生活。

9、山顶洞人已经有了。

审美观念 ② 关于灵魂的观念 ③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 科学知识的萌芽 ⑤图腾崇拜。

abcd、①②

10、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从下列选项中,挑出你认为最合适的:

自然条件的作用 ②劳动的作用 ③直立行走 ④饮食习惯的变化 ⑤古猿特有的体质( )

abcd、 ②

11、促使原始人农业村落的形成和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的形成 c、学会建造房屋 d、原始农业的发展。

12、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相同之处是。

处于旧石器时代②懂得人工取火③会使用骨针④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abcd、①④

13、假如你是生活在约2023年前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②人们用火烤肉吃 ③干栏式防务错落有致 ④青铜器工艺精美。

abcd、②③

14、下列哪部作品记述了特洛伊战争:(

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哈姆雷特》 d、《圣经》

15、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和黄河上游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人们已懂得: (

a、纺织、养蚕 b、纺织、造船 c、纺织、打井 d、养蚕、造车。

16、“带你走向古老的洪荒神话”,这句旅游景点宣传标语出自。

a、半坡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大禹陵景区。

17、历史上第一个由“禅让制”产生的首领是:(

a、尧 b、舜 c、禹 d、启。

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a、是文字的发明者b、曾经打败了炎帝。

c、制造出了指南车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9、《荷马史诗》能反映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足迹,这说明我们在研究历史中必须研究 :(

a、文献资料 b、实物资料 c、口述资料d、想象资料。

20、下列保护文物的因素中,不能成为主要原因的是:(

a、文物极具商业价值b、文物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c、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d、文物是继承文化、传承文明的物质载体。

选择题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自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请回答:(本题共12分)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耕”?请在材料中摘一句话说明。(2分)

2)、列举出这个时期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名称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4分)

3)、说出这一时期长江、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建筑形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差异?(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a、在一古人的洞穴中发现一枚古针,针尖锋利。古人利用它把兽皮连缀起来,遮蔽身体抵御寒冷。

b、在另一古人生活过的洞穴中,科学家发现了较大的灰烬堆,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木炭块等。

材料二: 图1图2图3

材料三:泰山,不修索道,月观峰的 “额头”被破坏了1.9万平方米。但每年仍有许多海内外的华人来内地旅游,且他们都自称 “炎黄子孙”。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5分)

1)、根据材料一说出a和b中描述的古人类名称以及材料中所描述的先进于前人类的技术。。(4分)

2)、 根据材料二,分别说出它们出土于哪些个古人类遗址。。(3分)

3)、 根据材料三,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文物古迹?(至少说三点3分)

4)、根据材料三,说说炎帝与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3分),他们分别有何历史功绩?(5分)

23、观察半坡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9分)

1)想一想,这只瓶子为什么被做成这个样子?(3分)

2)当它汲水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3分)

3)这说明了什么?(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9分)

材料一:在匈牙利发现过一块约10万年前的猛马象牙板,被雕刻成舌形椭圆状,被认为是佩带的随身护符。在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中心,从乌拉尔到大西洋的广大地区,发现了大批岩壁雕像和洞穴壁画。

其中有壁画的洞穴在法国就有不下70处。

材料二:新石器时代的巫术主要有驱除魔鬼、诅咒敌人、比拟模仿等形式,实行巫术者最初可能是氏族内部的长者、酋长或其他有威望的人,以后才出现了专化的巫师。

材料三: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2023年。

“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为龙。

1)、在材料一中,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他主要表现为哪两种艺术形式?请你再列举一例。(3分)

2)在河南濮阳出土的“龙虎堆塑”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所推崇的艺术形式,请再列举一些反映新石器时代特征的艺术品。(至少两样,4分)

3)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哪些宗教形式?(2分)

七年级数学第十二周周末作业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一 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1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由 2 得。2 在方程 5中,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为当 3时。3 已知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则。4 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十位数字为,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周练题

第十一周。出题人 马金芳审题人 李玲香得分 一 基础知识与应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吞sh毋 宁 l i 弱告q ng 遗孀拽销蚀无垠 y ngy ng 不乐毛骨s ng然呓 语。语无l n 次曳 屋 许许 声步l 2.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应一次改正为5分 坚持不泄忧心...

七年级第十二周周考

万安中学2013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周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相间 ji n 参乘 c n 厌恶 b袖珍 xi 蹙额 c 废寝食 q n c威慑 sh 涟漪 y 眷顾 ju n d吮吸 sh n 饶舌 r o 腼腆 ti n 2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