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案2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3.学习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精彩语句饱含的感情。★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学习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精彩语句饱含的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精彩语句饱含的感情。★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可以说是阳春三月,春回江南,人民公园、迎宾公园的河边已是杨柳依依,多么富有诗情画意。不禁让我们想起贺知章对她的咏叹,大家齐背《咏柳》。的确,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
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而当代作家宋学孟在他的叙事散文《柳叶儿》中却说“我总忍不住要摘下一片嚼一嚼”他在咀嚼什么呢?让我们摘下一片《柳叶儿》,一起来尝尝是什么滋味。
(板书课题、作者、体裁)二、简介背景。
要想知道宋学孟在咀嚼什么,我们先要来了解一段历史。1959-2024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2024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
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
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三、检查预习。
嚼jiáo涩sè瓜秧yāng咔嚓kāchā捋luō逞能chěng噌噌cēng甩shuǎi蒙蒙亮mēng咯嘣嘣bēng勒紧lēi飕飕sōu兀地wù痴chī攥干zuàn剁碎duò茬chá多音字:
嚼(大吃大jiáo,咀jué)蒙(mēng头转向,启méng,měng古)勒(lēi紧,悬崖lè马)解释词语:兀地茬。
舒展:不卷缩,不皱。逞能:显示自己能干。攥:握。赞赏:赞美赏识。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大家听课文朗诵,思考一个问题:柳叶儿好不好吃?它的味道怎样?作者对柳叶儿有一种怎样的特殊感情?(可根据文中原话来回答)
—不好吃;苦中带涩(嚼柳叶儿,首尾呼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全文感情基调:苦中带涩);无限怀念、感激之情。依据:怀念段;感激:第3段和第段等。
第1页共3页。
“又是”既可以感觉到时间的推移,又可以体会出每一年作者都对柳叶儿非常关注。第二段对柳叶儿的观察和描写十分细致,可见作者的关切之情】
2.文章采用的叙述顺序?理清结构。
—倒叙。首尾通过嚼柳叶儿得出特殊感情。主体部分3-14回忆特殊感情的缘由。五、研读课文。
1.我对柳叶儿的感激感情就缘于它救过我的命。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柳叶儿是怎样救老百姓的命的?(两种吃法)
段两种吃法(做菜糊糊粥、做柳叶包子)【加工工艺——不好吃,去掉“苦涩”之味】【粥:“一个豆儿就香得不行”:在当时的确如此,现在我们可以体会到多少“苦涩”】【包子:
“还”当时油之珍贵。“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说明了饥荒之严重】【“于是我拼了命…肠子会淌出来”:
“我”的贪婪及非夸张的实写——饥饿、瘦削!】2.由此可见,在那样的饥荒严重的岁月里,野菜吃光了,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只有吃柳叶儿。柳叶儿丰裕吗?
(不)容易得到吗?(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是苦难的,心情是沉重,可文中为什么说“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呢?”
—因为“那一年,我八岁”,还小,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全家乃至全国面临的困境。可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这里的“乐”是实写,确实是他的童年趣事,也符合我们本单元的主题。
其实这种“乐”在今天看来,是何等苦涩!
3.不管怎么说,当时的我是最乐的,下面请大家品读课文,看看他究竟“乐”在何处?几件事?
—爬树逞能(爬树之乐);抢柳叶儿(景色之美);吃柳叶儿(柳叶包香)。【动作描写:甩飞噌噌爬抱摇弹摆溜——爬树本领高、乐趣无穷】
景色描写1:清晨美景图——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种美景是在抢摘柳叶的路上看到的,我们不难想到:初春的清晨,寒意袭人(冰凉、咯嘣嘣、阴凉),万物还都没有醒来,为了生存,年仅八岁的、衣衫单薄(蹭)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儿了……一种“苦中带涩”的滋味便会涌上我们的心头。
而当时这样的美景在“我”的眼里却没有掺进一丝苦涩的味道,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哪!】
景色描写2:日出东方图——学生描述“老远老远…化了进去”,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但“我”由此引起了“一个大樱桃…全是肉做的”的联想,发人深思,你如何理解?
—是“我”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极度饥饿,当时人们饥寒交迫、食不裹腹,对作者来说,不管看到什么,他都想到吃的,那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弯弯的月亮,可能会想到什么?——香蕉、橘子瓣等。因此这两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描写中又掺进了多少苦涩的回忆】
细节描写:豆香——通感的手法,更加生动地写出了“我”难得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当时生活的艰辛;
你认为柳叶儿好吃吗?好吃的原因,不好吃的原因。总之,艰难岁月中缺少食物,因而本不好的东西也要抢着吃,显得味道好】
4.小结:由此可见,文中所说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文章结尾运用对比,再次抒发自己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5.由此可见,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感情线索?事物线索?还是中心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柳叶儿。六、总结课文。
本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七、拓展延伸。
1.除《咏柳》外,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写柳的诗句。
第2页共3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红酥手,黄縢(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2.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那我们对待生活应该怎样?请你用。
一、二句名言警句来对不。
知道珍惜的人进行劝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情感链接异曲同工之妙的忆苦思甜之作——《挖荠菜》八、结束语。
同学们在学习讨论本文后,已经知道了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小,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与作者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欣赏歌曲《好日子》。
九、布置作业。
完成《与课堂同行》中的练习。附:板书设计。
柳叶儿宋学孟。
嚼柳叶儿感情基调:
爬高逞能):爬树之乐。
苦中带涩无限感激清晨美景图。抢柳叶儿。:景色之美乐日出东方图。
吃柳叶儿。:柳叶包香。
嚼柳叶儿。特殊感情:
第3页共3页。
3 10柳叶儿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下
柳叶儿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 苦涩 攥 飕飕 等词语。2.能透过质朴的语言,感受作者 笑中有泪 的复杂情感。3.感受那年那月的苦难生活,珍惜美好幸福的今天。教学重点 以文中的三句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走进文章的语言,品味作者笑中有泪 乐中有涩的复杂感情。教学难点 文章处处是在追忆童年之乐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教案
柳叶儿教学目标 一 体会作者童年的 苦 与 乐 二 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教学方法 合作 法学习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课前学习 查字词典 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音解释抄写在积累本上。2.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3.试着尝尝过去人们吃的食...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柳叶儿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主备人 时间。地点。初一办。召集人。课题柳叶儿课时。1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特殊的情感。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 自读 诵读 讨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课文 乐 和 苦中带涩 的感情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