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孙权劝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2

发布 2023-02-22 00:36:28 阅读 3642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分享材料。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3、拓展延伸辅助材料---比较阅读。

2)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③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⑤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积跬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⑧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⑨,功在不舍⑩。锲11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注:①已:停止。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③中:符合,合乎。④挺:

直。⑤砺:磨刀石。

⑥参:检验。⑦跬:

半步。⑧骐骥:骏马。

⑨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驾”。⑩功不在舍: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⑾锲:刻。

二、熟读全文。(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熟)三、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

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四、文言知识积累。

1、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

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

2、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归类。

通假字: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现在掌握军国大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3、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作品成为博士吗!

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

”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第二课时。一、特别推荐阅读:《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到下列的圈点品味——

三个字音:当、为、更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

“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

三个多义词:事、以、见“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

“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

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三个称谓:孤、卿、大兄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

“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⑥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

“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

“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

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

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有异。

三个层次:劝、学、变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

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三个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话描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能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

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二、背诵全文。三、板书。

孙权劝学鲁肃:(爱才、敬才)赞。

四、作业。孙权:劝学(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就。吕蒙:(能听取意见、好学)- 5 -开卷有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孙权劝学 教案。孙权劝学 教案 2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几个重点实词 虚词的含义 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与水平。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 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 学习规劝的艺术 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明白学习的作用,重视学习,会学习。教学重点 难点...

孙权劝学教案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尊敬的领导 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孙权劝学 板书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 说教学设想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来展开说课。第。一 说教材。孙权劝学 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 科学家 艺术家等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孙权劝学 教案。孙权劝学 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主要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 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 结友 的佳话。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 资治通鉴 及司马光的文学常识。2 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