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安塞腰鼓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感受极富**美的语言,背诵课文13—16自然段。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词语来描述事物和抒发感情的方法。
3.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感受排比、比喻和叠字、叠词的妙处,并模仿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4.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使其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从而激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想象重点句子描绘的画面,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当,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词语来描述事物的方法。体会安塞腰鼓的魅力和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难点: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字词的检查、自由读、及指名读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精读感悟环节,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圈画,****、感情朗读等方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借助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以及对课堂生成情况,利用评价做出精当的引导。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通过系列图画以及文字资料,欣赏安塞腰鼓,获得初步感受。
2. 完成预习卡
教师:多**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情境导入,产生共鸣。
1.师激情叙述:
这样的土地它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它曾有辉煌文明。这块凝重的土地孕育了豪放、粗犷的人民,孕育了“天下第一鼓”,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黄土文化,展示着黄土人的生命力。
延安人刘成章对这片土地,这里孕育的文化,这里的人民给予了热情的赞美。快让我们一同分享这份美吧。(此环节不要****,因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更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同时将精彩的画面同教学难点相结合,创设恰当情境,更利于突破难点。)
2.同学们,“天下第一鼓” 指的是什么?(板书:14.安塞腰鼓)
3.交流认识:你对安塞腰鼓了解多少呢?(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课件补充相应的知识)
课件出示。同学们的回答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安塞腰鼓也震撼了你,今天,就让我们发自内心读一遍课题:“14安塞腰鼓”。
二)检查预习,识字读文。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卡。(通过同伴互助解决预习中的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师巡视,了解学情。随后交流自读情况。
3. **《安塞腰鼓》配乐朗读。,
学生边听朗读边看课文进一步正音。(这篇课文语言精练,学生在预习中对字音和课文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通过配乐朗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
4 .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要求,这个底线不能突破。此时学生未理解课文,在“有感情”上依据学生水平不要过高要求。)
5.检查预习。
a.检查字词读音。
课件出示 a.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注意翘舌音:骤、捶。平舌音:枣。后鼻音:粱。注意字形:“粱”下是“米”,“栗”下是“木”。)
b.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教师适时渗透方法:通过查词典、推想、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c.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或说一段话。(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应用。)
b.检查读课文。
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及时从字音、停顿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把你认为难度的段落再读几遍直到读正确流利为止。(书不读熟练,绝不开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路
课件出示, ,
1.教师提出要求:用眼睛快速读课文,迅速找到答案。计时开始。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
2.教师要求:速读比赛现在开始!
找学生回答。
3.依据课件提示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个设计一方面训练学生把段意连接起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对课文整体感知,另一方面训练学生速读能力。)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腰鼓表演”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件上题目。
课件出示。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说明:文章按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等等。)
4.依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这个环节设计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教案设计。)
预设(1):感悟“火烈豪放的安塞腰鼓”
a.当学生回答:“好一个火烈豪放的安塞腰鼓”时,教师引导:大家想不想欣赏着火烈豪放的安塞腰鼓?(板书:火烈豪放)
请大家闭上眼睛,(课件**:安塞腰鼓鼓声)师朗读课文第5—8小节,想象在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通过范读,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b.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是急促的鼓点、飞扬的流苏、蹦跳的脚步、是强健的风姿、一个火烈的场面。
教师及**价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c.默读 5—8小节。
思考: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好一个火烈豪放的安塞腰鼓”,抓住重点句、词,写批注。
让学生走入文本,静下心来,同文本交流,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d.集体交流。
依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
a.写出了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使人振奋,使人激动!
引导学生朗读。
b.通过三组反义词进一步体现了腰鼓的火烈豪放。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朗读。
c.**课件:安塞腰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不能用**代替学生同文本的交流。应通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d.给画面配音朗读。
e.再读自然段感悟腰鼓魅力和语言魅力。(从理解语言文字到赏析语言文字,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e. 师总结:这些极富**美的词句是作者展开想象,借助排比和比喻的翅膀,把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写得感人、震撼!(板书:比喻、排比)
五)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骤搏陌粱
1)出示“骤”、“粱”。
2)指导学生读帖。
3)让学生空描几遍。(写字教学必须指导学生读贴,字字入心,然后再让学生动笔。)
4)教师示范写并指导。讲评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粱”上面部分要收紧,“骤”要写得左窄右宽。
2、打开习字册,描红并练写。
3、评价指导,再练习。
第二课时。六)复习导入,渲染情感
1.写字展评。
2.听写 搏击恬静战栗惊心动魄陌生骤然间高粱枣树。
1)指名上台听写。评改正字。
2)(**课件) 闭眼听5—8小节的配乐朗读。
3.回顾“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现几次?
用“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美在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七)精读感悟——自学研读,品味诗文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8小节,感悟到这是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悟安塞腰鼓的魅力!
课件出示。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引导交流。(教会学生静静的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小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教师也可以作相应的补充,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感悟,培养合作能力。)
3.集体交流。
教学预设:(依据学生谈到的内容课件出示段落)
a.感悟第9—11小节美在“沉重的声音”
课件出示。1)引导学生谈感受。教师抓住“碰撞、牛皮鼓面、隆隆、隆隆、隆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安塞腰鼓》
苏教版六上。14安塞腰鼓。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二 教学重点 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2.品位语言,体会修辞。三 教学准备 学...
安塞腰鼓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安塞腰鼓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 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 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
14 安塞腰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2 学习本文形 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 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教学难点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