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有趣的食物链》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发布 2023-02-15 03:59:28 阅读 9367

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本单元第三课,这课在《共同的家园》这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

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及破坏自然界中食物关系到后果。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科学已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触《科学课》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充满着爱好和好奇,喜欢多方位的观察与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在教学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将受到很大的挑战。为此,我对本课进行了精心地安排,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和冷静、理性思考进行有效地引导。但自然界中动植物间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和与学生以前接触的动植物方面的知识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找、写食物链。

教学准备:有关食物链的课件,生物卡片、小磁铁、食物网的记录纸(20张)

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食物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谈话: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吗?(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谈话:在这个故事中,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生:吃与被吃的关系)

3、谈话: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呢?(生:螳螂在吃蝉,而黄雀又吃螳螂。)

(板书:蝉螳螂黄雀)

4、谈话:那么蝉吃什么?黄雀会不会被其他动物吃呢?(生:蝉吃树叶,树汁等,黄雀会被蛇吃掉。)

(板书:树汁蝉螳螂黄雀蛇……)

5、谈话:为了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科学上统一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方向指向吃还是被吃的? “谁被谁吃”箭头就指向吃的,意思是说被他吃到肚子里了。

二、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1、游戏“帮我找位置”

(1)谈话: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为了奖励你们,咱们再来玩一个“帮我找位置”的游戏,好吗?

瞧!在奇妙的海洋世界住着许多有趣的生物,看看它们是谁?

【出示**:鲨鱼、海藻、鱼、虾、海豹】

(2)谈话:老师把这五张**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果这五种生物按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这样贴,合理吗?(生:不合理)

(3)提问:谁愿意上来,帮他们重新把顺序排一下?你能给大伙儿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吗?(生:一生上台重新排列顺序。)

(4)谈话:下面的同学也都同意吗?

生:同意。

《有趣的食物链》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

有趣的食物链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有趣的食物链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教学过程 一 初步了解食物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这儿就有两个谜语呢,有兴趣试试吗?好,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谜语 草地上来了一群羊 打一水果名称 然后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 结合学生回答,揭示谜底 草莓。杨梅。...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有趣的食物链。泰兴市七圩小学225453丁春林。教学目标 1 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2 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画出简单的食物链及食物网 3 知道食物链上的每一生物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会辨识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4 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小增强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自觉意识。教学...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有趣的食物链》创新教案

有趣的食物链 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在本单元中承上启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问的食物关联。它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本课学习内容是第1课中生物之间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即食物关系中吃与被吃的具体研究,也是第2课中生物适应性中取食能力研究中可取食对象的分析性思考,同时,还为下一课了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