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

发布 2023-02-07 02:35:28 阅读 4833

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2课时。这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以食物为载体,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通过简单的实验会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反思:

1、师生角色的转变。

本节课,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食物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的欲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才是课堂的灵魂。

2、多**辅助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辅助教学,为学生准备了食物的**,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替代了文字,提高学生**的欲望。

3、调整教学方式。

在教学“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这个环节中,”我改变了教材的记录方式,而是采用的标签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食物营养标签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写字的速度很慢,而且学生统计的食物卡片也很多,如果按教材的方式进行会很耽误时间的,我这样做一个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调动学生给食物分类的兴趣。

4、实验教学的扶与放。

本节课的两个实验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演示文稿介绍实验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实验中我进行个别指导。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操作的技能比较熟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浓。

本节课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板书过于密集,不利于学生**;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时,学生用时比较长;对于水的作用,应该更明确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到位。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如何培养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商榷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王平中老师给四〈1〉班学生讲课。教学内容是四下科学第三单元第一课《一天的食物》王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昨天共吃了哪几种食物,写在卡片上,然后给食物分类。这是课堂教学的大概过程。

参加听课的老师是科学教研组人员。我听了王老师的课后,有以下几点感受,在而击打键盘显示下面的电子文稿。

1、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学习到,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而教学思想是否正确又是最为关键的,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过程的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所决定的。

课堂上,学生在统计昨天共吃了哪几种食物,写在卡片上时候,学生在给食物分类时候。王老师都能及时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生动活泼地讨论和学习。

这是老师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教学思想。把教学活动看作自主**与积极交往的过程。

科学课较难的是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课堂调控,本堂课中的小组**活动由于目标明确,操作要求简单,学生参与热情高,无效活动现象几乎看不到。

2、从课堂结构看,由一天的食物信息交流、记录、整理转到分类,过渡自然,前后环节联系,教学活动有结构。

3、这节课,学生对食物的注意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零乱的记录到分类记录汇报,学生还学到了一些简单的记录、统计方法,总之,学习获得了应有的发展。

4、有的老师上公开课摆花架子,花几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来为一堂公开课制作一批精美的“道具”,只为了在公开课上“秀”一把,这是大家平时上课没法学的。而王老师这堂课完全接近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学材料的选用,采用简单、易得的。

王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类摆的卡片用数码相机摄录下来用于课堂分析,平时听课很少有老师在课堂上用数码相机摄录学生作品或作业。这不是为“秀”而用,这是课堂应用多**的一个方面。

当然,选用简单的材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精心设计。这堂课所用的小纸片、看似简单之极,其实,小纸片的大小、它的摆设,放便摄影,使它放到投影仪上正好满屏,让学生看得最清楚。也需要精心设计。

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暖,油菜花也还没有开放,所以将食物单元提前上了,《一天的食物》一课比我预想中的要热闹,因为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愿意说说自己一天中的食物。第一个班级上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自己将食物写在黑板上,虽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但是有点零乱的感觉,不便于老师最后的归纳整理。后来就干脆让学生说,老师写,这样面就窄一些,但是显得清楚简洁,以一个学生的一天进食为例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学生理解一天中吃了多少种食物,哪种食物吃得最多是很有帮助的。

在作业中也是有反映的,第一个班级在判断“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番茄炒蛋记为一种食物。”出现错误的很多,应该是对的,后面的班级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作业中在给食物分类的时候,对于鱼,卷心菜这两样食物,产生疑义的同学还是比较多,孩子说日本的三纹鱼是可以生吃的,所以鱼就填在生吃的一类中,卷心菜在汉堡中也是生吃的,所以也填在生吃一类中。

但是我就觉得应该不能以个例来统领全部,鱼和卷心菜的话在我们这里还是熟吃的,所以纠正了孩子们的答案。

食物中的营养》上课之前一些让孩子们带了花生、肥肉、淀粉、包子等食物,孩子们对于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感到好奇的时候,就进行了预习,呵呵,这就是主动学习哦。各类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以及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这些知识点我是让学生自己去看,然后进行问答来进行巩固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理清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这个基础上,知道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直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和脂肪,检验是否有脂肪,需要的材料就是一张白纸,该怎么做呢?有学生马上说:“如果某种食物中含有脂肪,在白纸上擦一下会留下滑滑的一条。

”那就是油渍。请一生演示后下发材料,很快,每个组的白纸上都留下了几条油渍痕迹。是否含有糖类,应该怎样进行检验呢?

会有事先进行预习的孩子告诉大家碘酒遇到淀粉变蓝色,只要用碘酒就可以检验了。我只管将材料下发,孩子们很容易地看见了米饭、淀粉糊变成深紫色,对于为什么没有变成蓝色而成这种颜色,有些孩子说可能是碘酒放多了,还有可能是碘酒不纯导致的。

从本堂课的学和教两方面来看,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的活动时间充分,学习兴致高,活动参与率高。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主要是因为教学中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在目标的导引下以学定教。

1、解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确定三维目标。

课堂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目标导引下,重组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所服务,真正做到**的有效性。在板书设计方面,教师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将知识脉络和过程方法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亲历**的过程中,习得一种**的方法。

2、目标导引,重组**活动,促进有效**。

确定目标后,教师对教材做了适当地处理。利用课前让学生调查记录一天的食物情况,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以一天的食物的调查记录为第一手资料,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利用提示贴随贴随取的特性,让学生将食物名称记录在提示贴上,通过每个小组汇报并在黑板上粘贴3种不同的食物,直观感受一天食物的非富性和复杂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对象信息是自己通过调查而来的,每个学生都亲历了相互交流、共同记录甚至可以说是信息简单处理加工的过程。

体验科学**方法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感受了食物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有趣的活动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就有必要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思维、创造的热情。当30多分钟过去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

这个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游戏,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食物卡片,让学生给食物找位置。通过游戏发现学生中仍旧存在的分类疑惑,对个别不能正确找到位置的同学加以指导、纠正。孩子们在欢笑中得到提升,在快乐得到发展。

3、以学定教,判断生成点价值,在思辨中发展。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对学生学***后形成的“生成点”进行价值判断,抓取那些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特别是能为突破教学重点有重要作用的“生成点”,通过与学生对话、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是怎样想的?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让课堂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回归儿童的本真。

在对食物进行分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事先没有刻意要求学生怎么分类,只是对学生在分类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交待和示范,然后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在学生有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对分类的科学性进行“茶馆式”的讨论,在议论中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突破关键点和难点,使知识产生关联,从而掌握科学的食物分类知识,形成“先确定分类标准,再根据标准进行分类”分类能力。例如,课堂中教师发现学生将食物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肉类和零食类等类别,其中前几类都是按照生活习惯来划分,而零食类的划分依据是与正餐相对的食物,显然与前几类的划分标准不一,这时教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食物叫零食?

”,引导学生认识分类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分类方法,使分类更趋科学。

综上所述,本课的设计与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力求通过亲历一天的食物的**,不但知道一些食物有关的浅显知识,更使学生习得一种**的方法,分类的方法。正因为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目标导引下,面向全体学生重组教材和**活动开展教学,教学中教师也及时抓住有价值的生成点展开,使得本课呈现了活动参与率高、**兴致高,教学效率高等特点。

一天的食物》是小学科学四下《食物》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由“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记录统计一天的食物,体会食物的多样性,发现一天的食物的简单规律,并学会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作为起始课,本课更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对后续**的兴趣,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尝试比较严肃的**,磨灭学生的兴趣。

执教本节课后,我自问:这节科学课,到底要让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我认真回想整个教学过程,仔细分析每一个教学细节,经过反思,我终于明白这节科学课的失败之处在于:

没有在教学目标上落实课堂的实效性。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支配者,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参与者。教师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之任之。

课堂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师的教学只流于形式,而不关注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科学。学生不仅要学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要学懂科学,形成科学价值观,懂得和欣赏科学的本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食物》教学反思

封面 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一天的食物 是科教版四年级食物单元的起始课。这节课非常强调记录 整理,强调记录的真实性。学会确定标准进行分类,这个目标的确定也是为了使学生的活动更理性,培养科学的实证意识,在课的展开中,我安排学生先记录自己一天的食物,根据记录整理小组内同学一天...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食物中的营养 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食物 单元中的第2课时。这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以食物为载体,组织了一系列 活动。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通过简单的实验会辨别...

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临河云渡小学 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预案。教学内容主备人。2 食物中的营养共计课时。第几课时。张以军执教。1张以军。课型。新授。施教日期4月10 日。科学知识 概念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准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