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四年级奥数巧妙求和

发布 2023-02-02 06:27:28 阅读 3461

四年级奥数。

巧妙求和》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巧妙求和》。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奥数读本》四年级第十二讲。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加减速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速算方法——简单数列的求和。简单数列的求和,不仅为计算提供了简便方法,同时也为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

这一节的内容,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学习五年级第十讲“速算的方法” 和第十五讲“谈等差数列”具有铺垫作用。

新课改要求,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并且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学有价值的数学。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首项、末项以及项数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项数的求法。

2、 利用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方法与过程

1、 采用观察**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能力。

2、 通过老师设疑——学生观察——师生交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观察与**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发现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数列求和公式以及项数的求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意义记忆。

二、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观察发现法、合作竞争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构建知识。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与机械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有意义,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自主**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观察中获得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数列求和的学习形成一种需要。

在本节课开始,我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实际,用课件展示数学情境:有一堆水泥电线杆,总有有十层,,从上往下,第一层一根,第二层两根,以后每往下一层,增加一根,这堆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凭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出算式。教师抓住机会,进一步询问学生,如何快速算出答案?有没有简便方法?

这就使得对于数列求和的学习自然地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二)由浅入深,引导观察。

解决引入。让学生带着疑问,继续学习。拿出课前准备的教具给学生观察。

课前制作写着1——10的十个自然数的圆形卡片链。按照1和10,2和9,3和8,4和7,5和6,分成5组,每组卡片的颜色相同。引导学生观察一共有几种颜色?

同种颜色的两个数相加的和是什么关系?把一种颜色看成一组,那么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的两个数的和有什么关系?

通过一系列设疑,让学生了解分组求和的思想。

深入观察。老师教授首项、末项以及项数的概念。首项是数列中第一个数,末项是数列中最后一个数,项数是数列中数的个数。

在水泥电线杆问题中,首项是1,末项是10,项数也刚好是10。每组的两个数的和可以用“首项+末项”来表示,组数可以用“项数÷2”来表示。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数列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扩展学习。课件展示例题2。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2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比前一天多2页,最后一天读了78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利用这个例题,引出当项数不能直接时,如何确定项数的问题。拿出课前准备的“开心小帮手”,得到确定项数的方法。项数=(末项-首项)÷相邻两数的差+1。

三)巩固练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的复习能够加强新授知识的记忆。同时,适量过度的练习(通常为150%),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所以,我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挑选了如下两个例题。

四年级奥数巧妙求和

第16讲。巧妙求和。一 知识要点。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样要先判断是否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二 精讲精练。例题1 刘俊读一本长篇 他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了60页,正好读完。这本...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巧妙求和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巧妙求和。一 知识要点。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样要先判断是否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在解决自然数的数字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有时可考虑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二...

12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巧妙求和

巧妙求和。12.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巧妙求和。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精辟总结。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常出现一类有规律的数列求和问题,这种问题我们往往要小朋友根据数列找出规律所在,并灵活运用公式以解决问题。有如下规律 总和 首项 末项 项数 2项数 末项 首项 公差 1公差 末项 首项 项数 1 一 试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