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

发布 2023-01-16 06:57:28 阅读 9639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4-46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

小棒摆成的小伞图,三角形图,星星图,花边图,小屋和树的**。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3、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发继续学习的需要,这是教和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生成点。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捕捉这些资源的生成点,了解学生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调控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在教学中重视数形的有机结合,提供具体情景,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1、了解起点。

首先通过谈话来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然后从学生的谈话中找出值得质疑的问题,从而引入新知的**。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

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验证。

这个环节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小棒图提供同数相加的学习素材,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讨论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3、解释应用。

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了解起点1、引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板书课题)问: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之间有不同意见,由学生自己各抒己见,师不发表任何意见)

2)你会说哪些乘法算式?(指名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写)(3)会读这些算式吗?(读刚才同学写在黑板上的算式)学生尝试读教师指导正确的读法。

2、关于乘法,你还想知道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导入: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这些问题。

二、**验证1.创设情境。

谈话:昨天,我们班玩拼图游戏,有的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了这些图形(出示图,共5幅)。看,他们拼出了什么?

师在黑板上贴出以上图形时,有意把每幅图形上下之间的位置分开,为下一环节写算式做准备。)

交流汇报(有小伞,三角形,星星,花边,小屋和树)2、展开。

1)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呢?请列出算式。(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

2)反馈汇报:引导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师:你想汇报哪幅图?算式是什么?

生:我汇报的是小伞图,算式是:5+5+5+5=20(师把算式板书在小伞图的下面)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生:54=20

师即时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算式的?同时及时板书54=20。

备选一】如果学生先汇报乘法算式,就先请其解释算式的来历,再通过提问:谁有不同的方法?来引出加法算式。

备选二】如果学生之中没出现用乘法计算的方法,就提示:谁能用乘法来表示吗?

这样通过引导,每幅图都分别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都适时板书每一道正确的算式。最后完成板书:

3)观察并同桌讨论。

咦!左边的怎么既可以写加法算式,又可以写乘法?右边的怎么只能写加法算式?

讨论: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把加法改写成乘法?(4)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3、老师现在想到了一个乘法算式(43),你猜这个乘法是从哪道加法算式变过来的?

生思考作答,引导说出两道加法算式。(3+3+3+3=12或4+4+4=12)

4.小结:现在你知道了乘法的哪些知识?

5、你认为刚才同学说的对吗?(解释课前提出的问题。)三、解释应用。

1.出示主题图,先指导看书,这个游乐园里有哪些活动?(观缆车、过山车、小火车)选择你喜欢的活动算一算一共有几人?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1)报出乘法算式,问:43表示什么意思?【备选】如果报出加法算式,就问乘法算式怎么写?(2)你喜欢乘法还是喜欢加法?2、用乘法表示下面的加法8+8+8=()4+4=()

如果有10个9连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0个9?100个9?3、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52吗?

提示:52表示什么意思?你可以用画图、声音、动作或写加法算式等来表示52的意思。)

首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这个环节,我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教材上的小棒图提供同数相加的学习素材,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这样充分利用教材的范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重视数形结合,提供具体情景,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理解乘法的意义。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数连加与乘法的联系,同时再次数形结合,形象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并通过提问:你喜欢加法还是乘法?初步体验乘法的简洁性。

再次体验乘法的简洁性。

拓展升华,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张扬个性的空间。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了解起点。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与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问: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33=9,爸爸教的。

生2:我知道九九八十一,大同学那里学过来的。生3:3个8是24。..

有学生说11=1,另有个学生急切插嘴,说11应该等于2,(老师微笑,不发表意见,而把两个算式都板书出来。)

师:你会说哪些乘法算式?请写在黑板上。学生板演45=2034=121010=100师:会读这些算式吗?

学生尝试读教师指导正确的读法。..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11=1,也有说11=2,到底谁说的对呢?有一学生说,11=1,因为11就是一个一。(较多学生脸上现出茫然的神情。)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

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并非一张白纸,通过提问来了解起点,然后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差异,他们对乘法知识的了解也不同,而学生提出的11=1还是11=2?则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乘法的欲望。

片段。二、**验证。

情景引出小棒图后,师: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呢?请列出算式。

生独立列式,师巡视,发现有的写加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

汇报交流:师:小伞图共用了几根小棒?算式是什么?生1:5+5+5+5=20师:有不同的意见吗?生2:45=20

师(面露欣喜之色):你是怎么想到45的?

生:因为我看图上有4把伞,每把都用了5根小棒。

师及时称赞:你真了不起,乘法的知识也知道了。学生听到老师的鼓励,纷纷举手。老师微笑指名回答。

生3:还可以写成54=20

教师适时把学生说的各种算式板书在对应的小棒图下。

由于有以上的提示,学生汇报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时,都分别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都适时板书。

反馈最后一幅图(房子和树)时,学生只说了14+6=20这一种,就没人举手了,师故意加强语气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一时陷入迷茫。

师:(面露疑惑)咦!左边的怎么既可以写加法算式,又可以写乘法,右边的却只能写加法算式呢?(小组讨论)

组1:左边的每个图形都一样,右边的都不一样。

组2:左边的加法中数字都一样,右边的加法中数字不一样。师:

对,加法中的数字一样也就是加数相同,适时板书:相同加数。象左边这类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算式,除了用加法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5+5+4=14能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呢?生1:不能,因为这里的加数不一样。

有一学生插嘴说如果把4改成5就可以了。我乘机问:为什么改成5就可以了呢?

生:因为改成5以后,加数就都一样了。师:那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把加法改写成乘法?

生同桌相互交谈着,不一会儿,举起了几只小手,后来,小手越来越多了。)

生1:当加数都一样的时候可以改写成乘法,加数不一样的时候不能改写成乘法。

生2:求几个几的时候用乘法。

师生共同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适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老师现在想到了一个乘法算式43,你猜这个乘法是从哪道加法算式变过来的?

生1:4+4+4

很多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生2:3+3+3+3

师语带夸张地说:原来这道乘法还能写出两道加法啊!

这里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差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学生发现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可以改写成乘法。

通过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可以体会到乘法的简洁性。重视数形结合,提供具体情景,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在这个环节中既顾及了教学的起点,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片段。三、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52吗?

开始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我提示学生:52表示什么意思?你可以用画图、声音、动作或写加法算式等来表示52的意思。学生独立尝试以后,纷纷举手。

生1:我画了两个正,一个正有五笔,表示2个5。生2:我写的是2+2+2+2+2=10,表示5个2连加。生3:我画了五个,一个有两笔,表示5个2。..

此时,下课的铃声已响,学生兴致依然很高,个个都意犹未尽,这时,我说:刚才小朋友们说的特棒,老师想把掌声送给你们,请听:-|刚才老师是怎样拍手的?

生:先拍5下,再拍5下。师接上话头:也就是拍了几个5?..

在整个解释应用的环节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我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更主要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教学反思。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本节课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是借班上课的,老师对学生的基础一点也不了解。

而现在的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因此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找准教学的起点尤为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从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一些有关的乘法知识,比如乘法算式的读写、一些乘法口诀等,但乘法的意义在大多数学生的头脑里还是模糊的,陌生的。

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供亲身经历体验、理解反思的学习平台,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二)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一个程序操练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伙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给学生。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而且都有学好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生成。

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

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又如在练习阶段: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52吗?

也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

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教案 模板。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 书p44 46例1练习九部分。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认识乘号,会写 读乘法算式。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出示游...

二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育资料 二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2 教学重点 难点 知道的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3 教具 学具准备 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 30根小棒。4 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1 口算。2.2 2 24 3 23 3 3有几个加数?加数相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 乘法的产生 于我们生活的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游戏的创设,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产生乘法的需要,不让学生单纯生硬枯燥的训练和死记硬背,而是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与自悟。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准备 小棒或火柴棒100根。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