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1-16 05:19:28 阅读 8789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学生自己尝试得出5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挂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在摆小棒)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用几根小棒摆出了一把小雨伞?你们也想摆吗?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5支小雨伞。

第二环节:动手尝试,自主发现。

1、摆一摆:用5根小棒摆一支小雨伞。

提问:(1)你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5?

(2)那么摆2把小伞呢?是几个5?

(3)接着往下摆,摆3把小伞要用3个5……

2、数一数:你用了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把得数填在书本上。

3、编一编:

师:你能编一首5的儿歌吗??(如:1把小伞5根棒,2把小伞10根棒,3把小伞15根棒,4把小伞……)

4、教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要用多少根小棒?是几个5?1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

板书:1×5=5 5×1=5

师: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谁会编?

一五得五。对吗?一五得五表示什么?

一五表示什么?得五又表示什么呢?先说给同桌听再来告诉老师。

师小结: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1和5是两个因数,5是积。

2)摆2把小伞要用多少根小棒?是几个5? 谁能写出乘法算式?可以编一句什么口诀呢?

3)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在书上。

4)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算式,独立尝试编5的乘法口诀。再通过交流,明白口诀表示的意思。

将这一过程写成板书:

1×5= 5 一五得五 5×1= 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0

4×5=20 四五二十 5×4=10

5×5=25 五五二十五 5×5=10

第三环节:熟练口诀灵活应用。

1、基础训练:

1) 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三五( )五五( )

四五( )二五( )

2、综合性练习:

1)填一填:在( )填数并说一说意义。

3、运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一面五环旗有五个圆,3面五环旗有几个圆?4面呢?

2)每个小朋友有5本书,3个小朋友有几本书?4个小朋友有几本书?5个小朋友呢?

3)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四环节: 总结全课适当延伸。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第五小学孙亚军。2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3 认识 5的乘法口诀 在生活中的应用。技能目标 1 动手摆图形和观察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归纳出 5的乘法口诀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 培养运用 5的乘法口诀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编口诀,培养探索新知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的能...

二年级《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册 数学 第五单元第30 31页 乘法口诀 第一节 数松果 设计思路。本节课我由 数松果 的具体情境导入,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5个5个地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得数的规律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突破难点。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列出另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知道根据一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1 课前组织 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请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数学书 铅笔等学习用品。坐好,上课,师生问好,要求学生站直,看看谁站得最直。双手放在两侧。2 谜语导入 1 出示谜语,请孩子们看大屏幕,认真听老师读谜语,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规范学生举手姿势,站姿。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