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苏教版

发布 2023-01-09 14:12:28 阅读 9606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一、课文悟读。

这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却蕴涵深厚。夜间赏月,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但不同的赏月者却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

文中的“闲”,决非清闲之“闲”,决非不理政事,而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之身份的自嘲。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因而才能在“月色人户”之时“欣然起行”,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为乐者”张怀民一同赏月。

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空明”二字既是对如水的月光的描绘,也是这种“闲情”的写照,亦即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发出“何夜五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人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

二、亮点**。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学习: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

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2.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学习:文中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人户,勾起了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

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3.本文描写生动,比喻贴切,写庭中所见月景时全是用喻。请一一找出喻体,并认真体会。

**学习:文中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

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

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人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三、选题设计。

阅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比较该文与《记承天寺夜游》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_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研究方法:1)查阅工具书(教师可先简介作者并适当补充注释),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

2)比较:①本文的叙述和描写与《记承天寺夜游》有何相同的特点?(提示:

不必面面俱到,列举其一即可。如都是写景散文,但都不先点景,一个写解衣又起,一个写乘舟下湖,使读者随作者自然地步入景中;文字都十分简炼;二者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②由于描写的对象不同,两篇文章表现的意境和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

(提示:此题有一定难度,不必作过高的要求,可侧重于一个方面。如苏轼的文章突出了闲适、恬静,张贷的文章突出了广漠、辽阔;苏文借用多种形象作喻体,表现月色空明,张文则直写雪色之白,恰当地选用量词,“痕”、“点”、“芥”、“粒”,反衬天地之阔。

)参读书目:古典散文名作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

四、备课卡片。

卡片①在文章的后面,作者写了美好的月景,又引出了作者叹惜无人赏月的情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暗示世间的人大都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逐名利,显露出作者厌世嫉俗、愤郁不平的感情。

摘自《古代文学作品选讲》,少年儿童出版社)

卡片②作者是成“景”在胸之后,将景和情溶在一起,于笔端自然地流泻出来而为文的。景不生造,情不做作。

摘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古典散文名作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十七记承天寺夜游

十七记承天寺夜游。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2 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学习过程 1 板题示标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运用课下的注释练习翻译课文。译讲方法 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下面展开自学竞赛。6分钟后教师统计学情并...

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一 预习案。一 学习目标。1.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含义及情趣。3.背诵并默写课文。二 学习重点。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三 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苏教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简案。教学设计思想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 闲 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本设计旨在以朗读为主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苏轼的坎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