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导学案 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

发布 2023-01-02 16:23:28 阅读 3068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1.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初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重点: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1.本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2.为了找到普遍性规律,要多做几次实验。比如u>2f时,可取u=80cm,u=60cm,u=40cm。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如图所示,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花朵正立、放大的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你知道小聪是怎样提示小亮的吗?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实(选填“虚”或“实”)像,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

2.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最清晰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答:(1)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虚像;

2)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

3)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倒立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知识链接:1.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焦距f=u/2。这是测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

2.当u=f时,可获得平行光。

3.能被光屏承接的是实像。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

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

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4.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列**。

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完成教材p97的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活动。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难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归纳总结:巧记口诀:(1)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大小变化规律: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哪种焦距的凸透镜合适呢?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2.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其结果是( d )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 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 d.整个像存在,但变暗了。

3.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移动的方向是( b )

a.a′o b.a′f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d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平面镜 d.投影仪。

方法指导: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实验中,虽然需要记录的数据及现象和需要分析的关系都较多,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物距、像距、焦距这“三距”与像的特点的对应关系上。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

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

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点评。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右图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b )

a.等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欣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f=10cm,1,45,13

4,16,25,实像,缩小,倒立。

实像,放大,倒立(1)**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补充完整。

2)实验过程中小欣观察到第2次所成的像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次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异(选填“同”或“异”)侧。

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所示),看到手指放大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看到房屋缩小的像。(以上两空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 1电荷导学案学案

通化市第二中学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案。通化市第二中学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学案。第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什么叫带了电荷 什么叫摩擦起电。2 能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 能说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4 能说出原子结构,元电荷 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学习重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型 课 课时 1课时。主备人 谢坤忠。备课时间 2015年9月3日 备课组 初二物理备课组。审阅 夏于江。学习目标 1 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 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4 体验 长度间接测量的 过程。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五章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 新课执笔人 顾敏审核人 物理教研组定稿时间 2012 11 29 第一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二 新知 1.当u 2f时,能成的 的 像,像距,应用。2.当f3.当u三 自学检测 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把物体分别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15cm 6cm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