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动能和势能教学案例

发布 2022-12-31 03:43:28 阅读 9613

“动能和势能”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百步穿杨”、“滴水穿石”、“飞鸟撞机”等**体会能量,并建立功和能的简单关系;

2.通过实验体会动能的定义以及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简单理解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产生的根源及影响其能量大小的因素。

3.列举生活实例分析生产生活中动能、势能的存在情况以及改变动能、势能大小的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动能、势能的定义和体会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本课的难点是建立能量的基本概念并建立简单的功能关系。

三)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模式,并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体验和思考得出能量的基本概念,动能、势能的定义及其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回归生活,解释和理解生产生活中改变动能、势能的一些具体做法。

具体环节为:情景引入—概念呈现—概念发散—观察实验—对比迁移—抽象归纳—得出结论—德育渗透—应用拓展。

二、教学过程。

片段一情景引入,凝聚学生注意。

通过猜测两张**(“百步穿杨”和“滴水穿石”对应的成语激发学生兴趣,初步认识能量的外显形式—对外做功,并由此理解简单的功能关系。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录像课,不是本班学生,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拉近师生距离对本堂课意义重大,因此采用谜语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这里借鉴了心理学上的“马龙效应”,让学生对新的内容和陌生的老师充满期待。

但猜谜语不是目的,只是铺垫,应及时回归到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能量)

片段二概念发散,逐渐走近核心。

教师根据**成语提出核心问题:

1. 箭为什么能飞越百步?

2. 飞越百步后为何能刺穿杨树叶?

3. 小小的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头?

学生已经不能单纯用力的作用来解释这些问题。于是力学主线的“能量”便呼之欲出。

核心概念:物体能对外做功,物体就具有能量。

物理能对外做功,就具有能量。物体能对外做的功多,能量就大,能够对外做的功少,能量就小。如果物体能对外做的功是100j,它具有的能量是100j。

如果物体能对外做功1000j,它的能量就是1000j。

教学反思: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学生对能量这个抽象而笼统的概念有了意义上的认识——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具备能量,能量有多种形式,它的单位和功一样。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是老师讲解,学生很难弄明白,所以该放手时放手,效果反而更好。

)片段三深挖三种能量,紧扣核心知识。

我们来看三幅**并思考:“飞鸟撞机”、“高空坠物”“跳板跳水”,从**能否感知到能量,如果有,这些能量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关于飞鸟撞机,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能量;

关于高空坠物,由于重力,物体处在高处而具有的能量;

关于跳板跳水,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师生交流共同梳理三种能量产生的根源,辨识不能的能量形式。

教学反思:对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了三种能量的根源不同,从而对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辨识和掌握)

片段四实验见真章,洞察影响三种能量大小的因素。

能量有大有小,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到答案。

实验遵从科学**方法: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小组分别进行,并交流分享。

三个组: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器材:斜面、小车、铜块,粉笔盒。

两个组: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沙盆,质量不同的小球,刻度尺。

两个组: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橡皮筋,钩码,刻度尺,铁架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

小组分享实验猜想、做法、现象和结论。

实验结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m一定,v↑,e动↑;v一定,m↑,e动↑;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m↑、h↑,e重↑;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量有关,对于给定的弹簧,△x↑,e弹↑;

教学反思: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和手段,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从实验中探索物理原理,达成从体验、实验到原理、规律的链接。对于实验,应该要求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严谨的实验态度,结论的获得不是唯一目的。

)片段五练习拓展考查核心素养。

ppt展示了两类问题;一是判断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中的那种能量?二是判断物体动能、势能各自的变化(由于影响因素的改变)。现场请学生回答,不但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类似的例子或问题还能列举哪些?

让学生的思路通过问题得以发散和拓展。同时,布置课外思考题:质量和速度,哪一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更大一些?

具体而言,速度不变,质量变为两倍,动能怎么变化?质量不变,速度变为两倍,动能由怎么变化?根据不同的变化即可比较。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教学反思:课堂练习的设置非常重要,它是课堂评价的主要部分,本质上第一个层面是学生的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个层面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程度。外延上则是学生思考、体验、表达能力的一个综合评判,同时,设计了难度稍大的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思考得以延续)

三、教学体验。

一)教师体验。

1.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思想。

根据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梳理出本堂课的三个核心。核心知识:动能、势能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核心问题:

动能(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核心素养:生活现象物理化,抽象概念直观化。

在此基础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达成核心素养的获得。

2.依据学生整合教材注重“学习体验”

这节课的内容是非常抽象而又贯穿力学的“能量”,能量是什么、准确的定义是什么?直到今天,物理学都没有给出透彻的概念。可见,能量的抽象和难以模型化。

但能量意识已经通过其它变式让学生有了曾经的体验,把曾经的体验翻出来再晒晒,进而试图归纳,解释,就变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尽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亲手体验来获得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掌握。实施下来,效果达到了预想目的。

二)学生体验。

通过课堂调查问卷和课后与学生交流,收集了如**验。

学生甲:学会了什么叫动能和势能,可以用这些道理和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

学生乙:在不知不觉中,所有的知识点全部弄明白了,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我全部掌握了。

学生丙: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

学生丁:这节课我很高兴,因为认识了一个这么有趣的老师,体会到物理的乐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学反思

动能和势能的教学反思。本节主要讲机械能的各种类型,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并不困难,但是内容较多较杂。因此,在学法上,引导学生运用1 观察法,2 阅读法,3 讨论法,4 训练法等方法进行学习。在观察法方面,主要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和链接的几个动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他们有观察的兴趣,没有观察的良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 3《动能和势能》能力提升训练

11.3 动能和势能 能力提升训练。一 选择题。1 每年的春运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即 春运返程高峰遭遇雨雪天气,高速关闭高铁限速 其中 限速 可以。a 减小列车的动能b 减小列车的惯性。c 增大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d 使列车的运动状态更易于改变。2 如图所示,在a点静止的同一铁块沿ab ac a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 3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动能和势能 导。学案。一 引入新课。学生看一则新闻 一铁路职工 中弹 昏倒 多 课件 师 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说明 从生活到物理,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二 讲授新课。一 能的定义和单位。师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看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