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全节内容需要两课时。教学对象: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
一、教材分析。
科学**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长度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弄清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具有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活动,“对症下药”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经历过。在此以前学生的观察也基本都是定性观察。
2、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性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
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
4、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易犯错误:学生先认识刻度尺,反过来去认识测量的实质有一定难度;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的自己测量错误,漏写单位和丢失估读数值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
三、学生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5)会停表的读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的过程;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和交流、收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实践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进行换算。
2、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五、教学设计思路。
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力图将单调的实验基本操作,更富启发性**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其实际的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
注重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科学发展历程“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解决→发展→……
的暗线索隐含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强调中人的尺度中心,体现科学以人为本的宗旨。
六、教学流程。
正确使用刻度尺,在做中体会,体会中感悟。
1)认识刻度尺。
观察:请学生观察自带的不同类型刻度尺,找出它们与测量长度有关的相同点。
合作讨论、总结归纳:零刻度线、一次能够测量最大范围(量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并由此推出最小刻度值等概念,并让学生读出最小的刻度值(分度值)。
方法渗透:从不同之处,寻找共同点,是科学思维中的常用方法。
2)使用刻度尺。
学生分组实验,共同讨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步骤:全班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同桌为一合作组,总结,交流。
漏写单位是学生初学测量时常犯的错误。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这一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矫正,效果奇佳。
具体做法:叫两位没有记单位的学生,分别把结果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一个长?
对估读的处理:提问,请大家再十分仔细地读一读,**长度的确是**值吗?从而点出精确的测量中需要估读的问题,为不增加难度,点到即止,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即可。
对误差的处理:提问,对于课本的宽度和课桌的长度,你和你同桌的读数相同吗?点出由于测量的人不同或使用工具的不同,对同一研究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差距不会很大,也点到即止。
然后,趁热打铁,学以致用,组织学生随堂测量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带的刻度尺测量有关自己身体的一些长度(如:指距、身高、跨步距离……)或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如:铅笔、铅笔盒、……
长度测量是其它测量的基础,而且学生虽然接触过有关长度的测量,但技能还很不稳定,更是不规范。所以本内容强调教师指导作用,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组织讨论错误测量引起的测量值偏差,测量结果的正误。教学定位应力求实验操作规范,观察认真细致,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运动的描述—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基于这些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这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基础,大号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法学法。
教法:教材先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进而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的特点。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
本节教学中建议多举实例(**或录像)。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的运动。
要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必须选参照物作为判断的标准。
学法: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教学可利用多**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在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或用多****生活中一些运动的物体,**完成后提问:
1、 身边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时运动的?
2、 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3、 他们一定是运动的吗?一定是静止的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并举例。
二)新课讲授。
1、首先让学生看书中展示的各种运动,在结合引入**,让学生体验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进行提问:(讨论)
在足球场上进行比赛,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否在改变?
静止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吗?
通过以上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学生可以认识到机械运动实质上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出机械运动。那么到底是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呢?从而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想想议议”中两列火车并排在站台上的列子,从而指出,所选的标准不同,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结果不同。可以进行活动来加深这一认识,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实验:
把教材平放在桌子上,教材上放一铅笔盒,推动教材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回答:
1)选取桌子作标准,铅笔盒和教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选取教材作标准,铅笔盒和桌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3)选取铅笔盒作标准,桌子和教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以上活动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相对于不同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从而明确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首先选定一个标准——参照物。建议教师将教材图1.2-5中的实例最为课堂练习的内容。
也可以选取一些较简单的练习,重在巩固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练习1 坐在行驶的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动,参照物是___车中的座椅不动,参照物是___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选的参照物是___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前半句描述的场景所取的参照物是___后半句所取的参照物是___
练习2 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___的,路旁的树木是___的,如果以地面作参照物,甲是___的。
练习3 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人,以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学生】完成练习,巩固对参照物、机械运动的认识。
3、刚才书中栏目中和练习中,当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的时候,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了,可见,物体的运动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讲述法国飞行员二战期间在高空抓住一个飞行的子弹的故事。
(由于事件罕见,能马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引发思考)
提问:飞机在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
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
学生能够分析得出二者肯定是同向飞行的,老师继续启发学生考虑它们速度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同向、同速即相对静止。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本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归纳本节主要内容,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
2 教具 杯子 适量的水 铅笔 多 课件。三 教材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 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 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上册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上册 电流和电路 说课稿。缪祥琳。一 说教材。电路和电流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 物理 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以往初中物理教材多把电学放在力学之后,认为力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而电学内容比较抽象,应该放在力学之后学习。但是 新课标 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重力》说课稿
重力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新场乡初级中学的蒋志。我说课的课题是 重力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过程分析等方面进行说明。一 教材分析。重力 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重力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学习压力 支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