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重力》说课稿

发布 2022-12-11 18:40:28 阅读 4263

《重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新场乡初级中学的蒋志。我说课的课题是《重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过程分析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无影响。

为了落实物理课标要求,教材编写了“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两处“想想议议”一处“想想做做’一个**实验,八幅插图,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为了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我把“重力的由来”的内容调整到课首进行学习,能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更加符学生的认知顺序。根据2011版物理课程标准对重力学习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2、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3、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了解牛顿关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2、经历**“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过“重锤实验”“找重心实验”理解重力的方向与作用点——重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重力产生原因的学习,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2、通过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分析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 **重力大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能进行重力大小的计算。

根据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为:理解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义。

二、教法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农村孩子,纯朴上进,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还有困难。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读书自学、讲解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快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下落物体**及**、多**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坐标纸、铅笔、细线、橡皮。

3、学法指导。

根据刚才分析的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力、特点和素质。从学生学情出发,我设计了以下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多样插图·多**、**实验、阅读归纳。

四、过程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及**:石往山下滚、水往低处流、苹果从树上掉下、月球围绕地球转、抛物下落。演示系绳橡皮圆周运动,撒手后运动情况。问题: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什么是万有引力?谁发现万有引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体只要在什么附近就会受到重力?

3、自主、合作整理:重力、万有引力概念及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感受物理**于生活的理念,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二)**实验,寻求规律。

1、学生实验:托起不同的钩码,感受它对手的压力,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设计、填写**。

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8n/kg.

2、分析数据:填入**并计算比值,利用直尺铅笔描点、作图,分析规律;

3、自主、合作**实验结论:总结重力公式g = mg 。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正确的**规律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阅读归纳,理解应用。

1、通过阅读解决问题:先阅读p11重力的方向;解决用什么工具确定竖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有何规律?阅读p12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

2、学生小组讨论“想想议议”,讨论重力的方向应用及规律。学生寻找规则物体重心。

3、学生自主、合作总结:重力的方向;物体重心位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熟悉公式,规范解题步骤;理解力与重力关系,掌握重力三要素;体验物理**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课堂训练巩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a.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b.篮球拍到地板上有弹起,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很远后,可认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关于物体重心,下述正确的是?

a.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b.一个均匀铁环,它没有重心。

c.篮球打足气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处。

d.向一个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会越来越高。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盒牛奶,示数如图,则这盒牛奶的质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学的“体重”(质量)为50kg,则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顿?当他乘坐飞船,离地球较远时,质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学生自主完成习题训练。&小组合作纠错。&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感悟新知。

1、畅所欲言小结知识要点。

1)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2)重力大小g=mg,g=10n/kg

3)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2、小组反馈学习困惑。

3、自我反思今后打算。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通过反思、归纳,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六)课下作业巩固升华:

p14,动手动脑学物理 1---5.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规范与准确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有助于训练和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呈现本节课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二届全省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大赛。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课题名称 重力 教师姓名 景来东 出生年月 1975年4月 工作单位 双鸭山农场中学 职称 中教二级 联系 139 电子信箱 2013 年 3 月 27 日。第3节重力。一 课前准备。下落物体 多 课件 铁架台 弹簧测力计 重锤线 钩码 1盒 三角板...

八年级《重力》说课稿

长江中学熊国武。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物理第三章第四节 重力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说明,以及教学程序设计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一 教材分析。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3 2《重力》教学设计

课题 13.2重力。教学设计。设计思想。通过对实验与各种现象的分析,创设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类比联想。指导学生进行 性实验,培养学生 设计 操作 分析 得出结论 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课上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渗透简化分析对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主动 精神。知识1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和技2 知道重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