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2-28 18:39:28 阅读 9813

《安塞腰鼓》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节\框)3课。

单元(章、框)

题目。第一单元。

单元课标解读及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技巧所产生的效果。(尤其注意长短句的使用)

2、感受作者在安塞腰鼓中寄寓的情思,以及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

重点难点】1、长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文章节奏美和诗意美。

2、感受作者在安塞腰鼓中寄寓的情思,以及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

学情分析】本文是自读课文,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大致相同。仅仅根据实验班和平行班学生基础的差异,会在品味语言的时候作出不同的提示,另外课后作业训练,实验班的要求也会提升。【学法指导】

本文适合学生大声的、多次朗读,能够模仿示范朗读,从中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和文章强烈的生命律动。品味语言细节时,采用批注方式,圈点勾画,从修辞、长短句、其他技巧等方面实行。【知识链接】(平板推送)

1、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2023年出生,2023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

2、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体现了陕北人民的一腔热血,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

复备记录。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2023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实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实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23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3、杜甫《后出塞(其二)》

朝进东门营①,暮上河阳桥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③。平沙列万幕④,部伍各见招⑤。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⑦。借问大将谁?

恐是霍嫖姚⑧。①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

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③.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

”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相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⑤.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令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⑧.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4、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黑的生字注音。(可用平板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亢奋()晦暗()羁绊()冗杂()

烧灼()戛然()磅礴()蓦然()颤栗()铿锵()渺远()茂腾腾()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大彻大悟:造句:惊心动魄:造句:叹为观止:造句:戛不过止:造句:

3、通读全文并尝试流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主问题一:朗读时间,体会文章节奏美、诗意美和阳刚之美。1、第一次朗读:在课前流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全班齐读。

2、第二次朗读:结合课后“阅读提示”第二段所说“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句式的使用紧密配合氛围的变化”的要求,对学生加以指导,然后听读,听示范朗读音频。

3、第三次朗读:学生自行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平板推送改编成诗歌形式的本文)

主问题二:品味语言。1、多次朗读后,请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实行评价。

参考:“壮阔”“豪放”“火烈”“有力”“惊心动魄”“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等。

2、小组合作:每个学生独立实行佳句批注,然后小组分享,确定最佳批注作为小组代表在班上展示。

实验班学生不给提示,平行班学生给提示: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反复,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句式如短句的使用等。教师适时点拨和补充)(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主问题三:感受情思。

请用“我读出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激情和力量的热情的赞美,更读出了”来对本文的情思实行**。

参考:①西北农民的豪迈粗犷、充满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力量。②要冲破束缚、防碍的强烈渴望。

③喷薄而出、不可遏制的生命的伟力。④中华民族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⑤对未来的美好的期望。

等等。课后作业】1、《新支点》p8-91-9题。

2、(实验班)模仿课文写一段二三百字的文章,描述一个场面,如精彩的球赛场面、激动人心的晚会场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等等。

整体目标达成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2 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使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 诗意美3 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二 教学过程 课前 黄土高坡 1.导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 黄土高坡 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不是鲁迅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安塞腰鼓导学案 2

安塞腰鼓。导学案。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理解排比 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3.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4.学习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学习重 难点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难点 理解排比 比喻和反复等修辞...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17安塞腰鼓导学案

第四单元 17 安塞腰鼓。设计人杨子审核人王静潼审批人魏亚萍 班级姓名授课时间。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2 领悟安塞腰鼓宣泄的生命力量 顽强抗争的精神。3 赏析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与具有张力的词语。学习重点难点 1 领悟安塞腰鼓宣泄的生命力量 顽强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