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本节主要内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材从测量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贯穿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会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进行估测,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特殊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
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的第一次测量活动,学好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其他物理量的测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方面,主要内容是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量时间等;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记住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换算,会进行长度与时间的估测及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教学难点是像圆柱体的直径、曲线的长度、微小物体的长度等特殊测量,对误差的正确理解等。
本节教学不应注重教师的讲解,而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教学时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就同一任务进行测量,在小组内讨论测量结果后,将测量结果写到黑板上,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教学中,教师应为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测量创造条件,对教学**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解决。
本节重难点是长度、时间测量的有关知识。在学习时,应以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主,通过一些具体的测量活动,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要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有感性认识,形成具体的观念。在测量的实践中,要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测量活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
2.能对时间和长度进行估测,会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物体的长度。并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
3.知道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的方法;经历测量时间、测量长度的过程;了解测量时间、长度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重点。对时间和长度的估测,使用合适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难点。
对特殊物体的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比如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
2024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将国际单位制作为本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1.长度单位。
你知道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吗?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还有“微米(μm)”“纳米(nm)”等。
讲述换算关系:1 km=10m=10dm=10cm=10mm=10μm=10nm1 km=10m1 dm=10m1 cm=10m1 mm=10m 1μm=10m 1 nm=10m
可将长度单位分为两组,千进制:km,m,mm,μm,nm;十进制:m,dm,cm,mm)。
课堂巩固练习介绍光年,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1 时间单位。
你知道时间单位除“秒(s)”外,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吗?它们与秒的换算关系如何?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1 h=60 min=3 600 s1 min=60 s1 s=10ms 1 ms=10μs3.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了解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2)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
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
(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的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都不对)。
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尺子要正放,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
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规则是使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表面放置,教师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教师先示范估读,再安排测量活动训练学生估读。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分组进行课本安排的测量活动并提醒学生要估读。最后各组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
4.时间的测量。
组织学生进行如下的测量活动:
1)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2)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如脉搏跳动多少次,正常呼吸多少次等)。5.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明这组数据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的数据才有意义。
6.估测和特殊测量。
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条1 m长的线,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上1 mm、1 cm、10 cm和黑板上1 m长的线,让学生对长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观察完成后,让学生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大概是多少。将学生估计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黑板的长和宽,再与学生估计的数值比较,让学生对估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师继续让学生估计自己的文具盒、所用铅笔的长度,然后测量比较,增强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本领。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曲线,然后问学生:“想要知道直线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想要知道这条曲线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用一根不可伸长的棉线放在曲线上,与曲线完全重合,再把重合部分拉直测量的办法。
7.误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地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测量中有时估读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忆长度与时间的单位、刻度尺与停表的使用方法等。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单位换算长度的基本单位:米;时间基本单位:秒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长度估测。
4.时间的测量与估测,误差。
本教案从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这一教学重点做了详细的讲解,学生的测量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之中,既突出了重点,又分化了教学难点。整个教案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达标练习1 姓名班级。1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2 一张纸的厚度是 70 ummmcmm.0.025米厘米毫米 6.7 米千米。3 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 某同学身高1.65课桌的长度是60.0 课本的长度是255.0地球的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国际单位。2 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3 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学习重难点。如何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课前 1.观察课本 回答问题 左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由图中,中心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 10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 选择题 共16小题 1 人民币壹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 a 0.2um b 0.2mm c 0.2cm d 0.2dm 2 25寸 彩电的大小是指 a 彩电屏幕的宽是64cm b 彩电屏幕的面积是64cm2 c 彩电屏幕对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