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 下 第七单元课文梳理

发布 2022-12-21 02:42:28 阅读 7223

语文版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教师版)

27.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2023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2023年(天圣八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公集》。

二)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2023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

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层次。

1.主要内容: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2.结构层次:全文层次清晰,井然有序。

先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第1段),继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第2段),再写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第3段),最后写宴散人归,点明写作主旨。其中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写山间朝暮的不同景色,是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写的;写四季的不同景色,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写宴饮欢乐的场面,是按由外而内的顺序写的。

3.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答: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

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四)写作特色。

1.本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如写醉翁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着力表现醉翁亭周围秀美的环境;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着力表现醉翁亭周围清幽的环境;用“翼然临于泉上”着力表现醉翁亭外观的特点。

而写这些都是为后面借解释亭名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而奠定全文写景抒情基调服务的。写醉翁亭四周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则是为了衬托“乐亦无穷”,借以表达纵情山水的意趣。写滁州官吏与民同乐的图景,则着力描绘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描绘太守醉酒的形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从而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2.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骈偶句,作者控驭自如,出于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之感,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

全文21个“也”字,25个“而”字,灵活运用,让文章有诗意又带有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五)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1.环滁皆(都)山也。其(代词,指滁州城,译为“它”)西南诸峰,林壑(树林和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名当状,沿着山路)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介词,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回,回环,曲折环绕),有亭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本义是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是坐落在高处的意思)于(介词,在)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动词,命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总是,就)醉,而(表递进,而且)年又最高,故(所以)自号(取别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雾气)开(散),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明(有时昏暗,有时明亮。晦,昏暗)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香花)发(开放)而幽香,佳木(美的树木)秀(茂盛)而繁阴,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背东西的人)歌于(介词,在)途,行者休于树(在树下休息),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借指小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靠近,这里是“在……旁边”的意思)溪而渔(打鱼),溪深而(表并列,不译)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酒味清醇。洌:水(酒)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肴,荤菜;蔌,蔬菜),杂然(交错的样子)而前陈(陈列,摆放)者,太守宴也。宴酣(畅饮)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者中,弈(下棋)者胜,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的样子。觥,酒杯;筹,酒筹),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苍老的容颜)白发,颓然(愿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文中是醉醺醺的样子)乎(介词,在)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后来)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回去)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蔽),鸣声上下(鸟到处鸣叫),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折连词,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前一个“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后一个“乐”是名词,乐趣。

其,代词,指游人)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介词,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为)谁?

庐陵欧阳修也。

六)重要文言现象

1.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 名词作状语, 沿着山谷。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 名词作状语, 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

3)杂然而前陈者前: 名词作状语, 在前面。

4)自号曰醉翁也号: 名词作动词, 取名。

5)名之者谁名: 名词作动词, 命名,取名。

6)至于负者歌于途歌: 名词作动词, 唱歌。

7)太守宴也宴: 名词作动词, 设宴。

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2.古今异义词。

1)非丝非竹 【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2)四时之景不同 【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野芳发而幽香 【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5)日出而林霏开 【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6)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归:太守归而宾客从: 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暮而归回来。

2)谓: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6)而。蔚然而深秀者 / 溪深而鱼肥 / 泉香而酒洌 / 起坐而喧哗者: 表并列。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水落而石出者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往来而不绝者/杂然而前陈者: 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表转折。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 表顺接

.当“临”为介词时, 表修饰。

7)之。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醉翁之意不在酒: 结构助词,的。

山水之乐 / 山间之朝暮 / 宴酣之乐: 结构助词,的。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语文版八年级 下 第七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 教师版 26.岳阳楼记 一 文学常识。1.范仲淹 989年 1052年 字希文,祖籍邠州 今陕西省彬县 后迁居苏州吴县 江苏市吴县 为北宋名臣,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和思想家,生前与包拯同朝。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幼年丧父...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桃花源记。一 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1 桃花源记 的作者 名 字著名诗人。2 桃花源记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寄托了作者的反映了。3 课文以渔人为线索,以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最后寻找桃花源。4 出自本课的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二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

一 积累与运用 28分 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12分 李清照的 渔家傲 中意境壮阔 想象丰富 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 长相思 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表达主题的诗句。醉翁亭记 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平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归园田居 中描写了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