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古文积累

发布 2022-12-18 22:14:28 阅读 9059

桃花源记。

一、通假字。

具答之:具,通“俱”,详细。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一词多义。

中】 晋太元中:年间。

中无杂树:中间。

闻】 村中闻有此人:动词,听说。

具言所闻:名词,听到的事情。

作】其中往来种作:劳作。

设酒杀鸡作食:做。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当作。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乃】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舍】便舍船:动词,舍弃。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得】便得一山:看到。

既出,得其船:找到。

其】复前行,欲穷其林:代词,译为“这”或“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他,指代渔人。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志】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寻向所志:名词,做的标记。

三、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 是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丈夫的配偶,老婆)

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缘溪行( 古义:沿今义:缘故)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请今义:延长.延伸)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

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四、重点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 省略句。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缺主语】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缺主语】

闻(渔人)所从来。【缺宾语】

便要(渔人)还家。【缺宾语】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缺介词】

五、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或情况。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短文两篇。一、一词多义:

【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示舒缓语气。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记。

渔人甚异之:代词,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二、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灵.)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扰乱;使……劳累.)

三、重点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记,该句正确的语序为“有何陋”,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菊之爱(“之”,为宾语前置的标记,正确语序为“爱菊”,译为“对于菊花的喜爱。”)

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也”表示判断。)

观潮。一、通假字。

披发文身:“文”通“纹”,动词。

二、一词多义。

观】观潮:**,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只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顺承

而旗尾略不沾湿:表转折

三、古今异义。

方其远出海门(古义:当……时。 今义:方形等)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古义:接近、连接。 今义:边际)

吞天沃日(古义:用水淋洗。 今义:肥沃)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古义:两个词,意为疾驶和腾起。 今义:跳跃着奔跑)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古义:举枪。 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人物略不相睹(古义:人和物。 今义:特指人)

皆披发文身(古义:画花纹。 今义:文字、文章等)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古义:名词,长官,官名。 今义:一般作姓氏)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古义:上游到下游。 今义:用来表示大约数目)

四、词类活用。

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3.皆披发文身。(文,“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名词作动词,译为画着纹身)

五、重点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判断句 )

2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倒装句)

3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4吴儿善泅(倒装句,也可为“善泅吴儿”)

与朱元思书。

一、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声。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返回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

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动词。

上】负势竞上:向上,动词。

横柯上蔽:在上边、上面,方位名词。

百】一百许里:数词,一百。

猿则百叫无绝:表示多。

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三、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至,到达。 今:罪过,凶暴)

经纶世务者。(古:筹划,治理。今: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如“满腹经纶”。)

四、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在上面。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

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五、重点句式——省略句。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流”前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

急湍甚箭。(省略了介词“于”字,应为“急湍甚于箭”)

、对偶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五柳先生传。

一、一词多义。

以】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以此自终:凭借。

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言】闲静少言:说,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如】晏如也:……的样子

亲旧知其如此:像。

其】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

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二、古今异义。

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

亲旧知其如此(古:旧交,旧友今:过去的,过时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色彩)

造饮辄尽(古:到,往今:制造)

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今:或者)

因以为号焉(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今:认为)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三、词类活用。

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四、重点句式。

1.倒装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正常语序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2.省略句。

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五、成语。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马说。一、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示。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名作动。

执策而临之:马鞭子。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顺承。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译为恐怕或其实,表推测语气。

之】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着,不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使……充分发挥。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译为吃尽。

三、古今异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有时。 今:或者。)

是马也。(古:这,这样。 今:肯定判断动词。)

四、词类活用。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使……充分发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做动词,译为日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译为用马鞭打。

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译为吃尽。

五、重点句式——倒装句。

1.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该句正确语序为“千里马者”。

2.状语后置。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后置,该句正确语序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

以】 以书假余:把。

以衾拥覆:用。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助词,的。

走送之:代词,指书。

当余之从师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 **皲裂而不知:连词,表转折。

久而乃和:连词,表顺承。

色】 未尝稍降辞色:脸色。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态度。

至】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若】 烨然若神人:好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

三、古今异义。

走送之(古:跑。今:行)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快步走,这里有“奔”的意思。今:常用作表趋向)

主人日再食(古:两次。今:常用义为:又一次,继续怎样)

媵人持汤沃灌 (古:热水;今:菜汤。)

右备容臭(古:香气今:气味难闻)

四、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八年级古文

八年级 上 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 通假字 1便要还家 2具答之 3八分有奇 4诎右臂支船 5左手倚一衡木 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8选贤与能 9矜 寡 孤 独10荡胸生曾云 11略无阙处 12右手攀右趾 13皆披发文身 14余桡 rao 一小舟。二 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2复前行...

八年级下册古文

课内古文复习 文言文 一词多义 以 1 人多以书假余 把 2 全石以为底 以衾拥覆 用 3 以是 以中有足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其境过清 不以千里称也 因为 4 属予作文以记之 记日以还 俯身倾耳以请 不敢出一言以复 表目的来 5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6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认为 从 1 从流飘荡...

八年级古文阅读

阅读训练。桃花源记 一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 不足为外人道也。翻译 5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 二 填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三 简答 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