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综合能力测试。
1.选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发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而不知人之乐。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禽鸟知山林之乐。
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3.选出“者”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前者呼 b.作亭者谁。
c.晦明变化者 d.弈者胜。
4.选出“于”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行者休于树。
b.泻出于两峰之间。
c.临于泉上。
d.来饮于此。
5.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释义。
故自号曰醉翁也[ ]
a.号令 b.号召。
c.取别号 d.呼号。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a.居住 b.住所。
c.寄托 d.寓意。
至于负者歌于途[ ]
a.负责 b.担负。
c.倚靠 d.背负。
杂然而前陈者[ ]
a.陈述 b.陈旧。
c.陈列 d.陈腐。
6.选出对文章开篇“环滁皆山也”品析最好的一项[ ]
a.用这五个字开篇,写出了滁州的全貌,文章显得大气磅礴,引人入胜。
b.开篇用五个字总写滁州全貌,为后文作铺垫,行文自然,顺理成章。
c.鸟瞰全景,由近及远,概括力强,文笔生动,写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势。
d.用五个字开篇,从大处落笔,简练、概括、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这段文字节选自《醉翁亭记》,是对全文的归结。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8.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轻读___b重读___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9.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答。10.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11.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
**能力测试。
下面是黄山谷将《醉翁亭记》改成的一首词,记牌名《瑞鹤仙》,读后按要求答题。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12.给画线部分加上标点。
13.说说这首词在哪些方面与原作保持一致。
参***。1.d 2.b 3.c 4.b 5.①c②c③d④c 6.d 7.c 8.a①b② 9.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跟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变得昏暗了。
上上下下鸟鸣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了。 10.禽鸟;太守 11.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社会: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也。
秀,也。里,上,也。也,心,也。
本,出,也。 13.词和文共同处有三:一是主题相同;二是多用“也”字煞句,显示出词和文的风格一致;三是词的开头与结尾承袭原作的特点。
八年级下醉翁亭记练习
阅读 醉翁亭记 回答下列问题 复习五 1.翻译下列句子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进山,晚上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2.本文作者是我国 宋 代著名文学家 史学家 欧阳修 3.用原文...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随堂练习
教育资源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28醉翁亭记。1 验验你的写字速度!林然水声然岩穴明变化提携交错宴 之乐2 速配 请将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蔚然遮盖翼然临于泉上茂盛的样子醉翁之意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佳木秀靠近颓然情趣阴翳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3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警句,体会文言虚词 而 也 的作用。2.发挥想象,再现美文意境,品味文章的意境美。3.抓住 文眼 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 与民同乐 的政治理想。学习重点 1.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