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 《核舟记》同步练习

发布 2022-12-14 19:46:28 阅读 4429

《核舟记》同步练习1

八年级语文教案[课标点击]1.

知识与能力:

积累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词语。2.

过程与方法:

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难点剖析]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

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

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

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发散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罔()袒()矫()髻()戌()糁()髯()诎()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衡:简:有: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中考巡礼](2005武汉)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同步练习

语文 第23课 核舟记 同步练习3 发散训练 1 给下列字注音。罔 袒 矫 髻 戌 糁 髯 诎 2 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 衡 简 有 3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 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2 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中考巡礼 2005武汉 1 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同步练习

23核舟记。一 基础知识检测1 给下列字注音。罔 袒 矫 髻 戌 糁 髯 诎 2 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 衡 简 有 3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 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2 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二 课内阅读检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黄共阅一...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

核舟记 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 记 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2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 描写生动的特点。3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