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醉翁亭记》习题 新版 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1-04 21:28:28 阅读 7152

醉翁亭记。

过关检测】1、 注音。

环滁( )琅( )琊( )饮少辄( )醉林霏( )岩穴( )

山肴( )野蔌弈( )者胜阴翳( )翼( )然酒洌( )

2、字形。林hè__wèi___然水声chán chán___tuí__然岩穴mínɡ__

huì__明变化 yǔ__lǚ__提携 ɡōnɡ__chóu___交错宴hān___之乐。

3.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之:四时之景不同心乐之,伐竹取道。

.乎:颓然乎其间者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者:射者中,奕者胜晦明变化者。

.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

4.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为: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

.然: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

5.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暮:朝而往,暮而归苍然暮色。

.发:苍颜白发野芳发而幽香。

.乐:宴酣之乐而乐亦无穷也。

.往:朝而往,暮而归往来而不绝者。

6.选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山肴野蔌:在山中在野外所做的美味食物。

c.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搀着走。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错杂。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 (环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c.野芳发而幽香 (香花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凉,冷)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尽兴地喝酒)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遮盖)

8、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 )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

b.朝而往,暮而归朝服衣冠。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e.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9、翻译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

乐。山水之乐禽鸟乐也。

穷。乐亦无穷也欲穷其林。

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秀。佳木秀而繁阴蔚然而深秀者。

临。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 2、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自号曰醉翁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特殊句式: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醒能述以文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4、本课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名句填空】1. 全文的主旨是字贯穿全文。

2、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3.文章的名句是。

4、 “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5、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6、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7、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8、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9、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10、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11、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12、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

13、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文本研读】1、归纳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4、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识积累】作者欧阳修,字号晚年号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答案:1、chú lánɡ yá zhé fēi xué yáo sù yì yì yì liè

2、壑蔚潺潺颓暝晦伛偻觥筹酣。

3.d 4.c 5.b 6.b 7、c 8、b

9、(1)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4)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知识积累】1、乐(乐趣欢乐) 穷(尽走完) 归(归集,聚拢回家)

秀(滋长秀丽)

2、词类活用:

①在山上,名词作状语。②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③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④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⑤以……为乐,动词。

3、特殊句式:①省略句 ②倒装句。

4、本课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名句填空】1、 与民同乐 “乐”字贯穿全文。

2、醉能同其乐。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7、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观潮 教学案。学习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重点实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2 把握文章内容,学习生动简洁地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的笔法及对比映衬的写法。3 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预案。一 背景解读。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

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 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2 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3 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学习字词,理清思路,学习描写景物的笔法。教学难点。映衬手法的运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钱塘江大潮是...

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

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 方 倏尔 略 逝 文 溯迎 溢目 江干 等词语。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一课时。一 导语设计。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 被前人称为 壮观天下无 的世界第一大涌潮 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