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2011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明确的文体意识。它还提出: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要特别重视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词句的训练为‘纬’”(王崧舟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紧扣散文的文体特点展开,挖掘语言切入点,创设美好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丰富学生的积累,并领悟、运用语言的精妙。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贴切的多**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学习阅读促进表达。
教材分析】槐乡五月》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开篇描写槐乡的五月槐花漫山遍野、婀娜多姿、香气醉人,接着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地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用槐花装扮自己,让人体会到槐乡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领略到儿童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文章由景及人,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题自然地生发开去。
美在槐乡,妙在“比喻”。槐花盛开的盛况是槐乡独有的风景。由远及近,作者向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槐花美景。
两句话运用了三处比喻,将槐花比喻成瑞雪初降、玉雕的圆球、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槐花之白、槐花之多,通过三个恰当的比喻,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比喻的精妙让我们感受到了远远近近不同角度槐花的美,也让我们读到了文字背后作者对槐乡的那份喜爱之情。
乐在槐乡,趣藏“动词”。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动作描写非常精妙,尤其是“飘”“塞”小姑娘很漂亮,她们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像小仙女一样,步子轻轻的,活泼可爱,所以说“飘到**,**就会有一阵清香”。而“塞”把男孩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情境描述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童真童趣,童欢童乐,跃然纸上。“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个“飘”,一个“塞”字,其中蕴藏着槐乡孩子的“乐”,这是何等精妙。
文眼”明晰,形散神聚。“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是这篇散文的“文眼”。
紧扣这个中心句,文章呈发散状态展开,并在结尾处提升。课文的文体特征明显,但是若生硬地把散文“形散神聚”特点灌输给三年级孩子,只会给孩子哑子听雷的感觉。如何把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无痕而清晰地展现给孩子们看,我想这应该是我在课上用心思考的一个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认知能力尚浅,但接受能力强。初识散文文体,务必要从文体特点——形散神聚、情景交融入手,进行渗透,而若是单纯地端出来,势必会使之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文体渗透要有度,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
学生们喜欢这类语言诗化、意境美妙、富有童趣的课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诗一样的句子,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也可进行角色转换,在快乐体验中品赏语言。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认识新部首“酉”字旁,会写生字“槐”。积累类似“白茫茫”结构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背诵优美段落。
3.在语境中体会比喻手法和“飘”、“塞”等动词在表达中的作用,尝试模仿运用。
4.初步感知散文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作者爱槐乡、爱孩子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在语境中体会比喻手法和“飘”、“塞”等动词在表达中的作用,尝试模仿运用。
2.初步感知散文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作者爱槐乡、爱孩子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预习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 情境切入,解读文题。
情境配乐: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槐林处处,遍布山岗。有这样一个地方,春天,洋槐吐绿,槐花飘香;夏日,浓荫蔽日,清爽宜人;秋日,槐米串串,造福地方,这里就是槐乡。
我们一起走进尹黎的散文——槐乡五月。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学写“槐”)
设计意图:美文需要美的体验。教师借助多**,用诗一般的语言创设情境,带孩子走进槐乡,走入散文所营造的意境,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对于散文教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无痕地牵引,一种轻轻地唤醒,是引领学生潜心会文的基础。)
二、归类识字,溯源寻法。
1、追根溯源,字理识字。
出示:醋酿醇。
1)认识“酉”字旁。
2)观察甲骨文“酉”字形,猜字义。
3)拓展识字,你还认得哪些酉字旁的字?发现规律:“酉”字旁的字多与酒有关。
甲骨文。2、叠词学习,归类积累。
出示:白茫茫喜盈盈
1)发现特点。
2)积累,齐读。
设计意图:在认字识词的同时,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和自主积累习惯的培养。第一类字为“酉”字旁,通过寻根溯源,推究字义,以三个带一串,引导学生进行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第二类为abb式叠词,在课文中多次出现,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三、理清文脉,初步感知。
1、朗读全文,读到通顺流利。思考:槐乡五月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2、交流。预设:根据交流,梳理出画面——美、香、好客、快乐)
小结:这一个个“美好”的画面,就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文章之中,看起来很零散,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围绕一句话写的,你能找到吗?(找中心句,圈划出来)你看!
就是这条线,把美好的景物和人物串了起来,形成了一串美丽的珠链,一篇完整的美文。这就是散文,内容零散但主线始终清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感受槐乡,这是“读进去”;而让学生交流读后留下的印象,就是“读出来”。在这“一进一出”中,学生对槐花的美,孩子的乐有了初步印象。
这还不够。中年级孩子擅长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思考,给他们概念不如让他们鲜活地感知。因此,在学生阅读散文,得出初步印象,并找出“文眼”的基础上,教师适时以他们熟悉的图画形式,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令散文在孩子们眼中一下子亲切熟悉起来,有了直观感受,就如同埋下了一粒散文阅读的种子,静待春来。
)四、漫步槐乡,品赏语言。
一)妙解“比喻”, 赏花之“美”。
1、交流槐花美的语句。
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2、品赏语言:
1)这段话写出槐花什么特点?
2)作者分别把槐花比作什么?
a.品赏“瑞雪初降”“ 玉雕的圆球”“ 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b.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小结: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远远近近不同角度槐花的美。
3、想象画面,朗读。
4、入情入境,配乐美读。
简介作者尹黎,多次来槐乡,对槐花的美丽念念不忘,体会对槐乡的感情!
5、赏名家精彩片段。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小结:散文运用比喻,不仅可以使语言神采飞扬,还能借美好的事物表达出内心的喜爱。
6、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的比喻片段。
7、槐乡一游,拓展训练。
**各种形态的槐花美图)
a.检查背诵。
b.模仿表达:你眼中的槐花像什么?
设计意图:到了中年级段,阅读教学在完成保底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词语并积累的基础上,应该重视逐步强化不同文体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如散文教学就该挖掘本篇散文自身所特有的教学价值。在本环节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引导学生发现散文语言中比喻的妙用,并拓展阅读课外经典散文中的巧用比喻的段落,以此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在此情况下再让学生自己赏槐花、赞槐花,孩子们胸有成竹,可谓佳句迭出。)
二)抓关键词,品花之“香”。
导:淡淡的槐香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然而真正走进槐乡,香味可不止一种。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快来数数,这段话中藏了多少个香?
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2、这么多的“香”,是不是太啰嗦了?
细细读读会发现,这香味——越来越浓。(课件出示)
3、朗读品语言。
让我们一起读出那越来越浓的感觉。
(设计意图: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文本的遣词造句精深微妙处,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
本环节抓与“香”有关的词语进行教学,从数“香”到品味说,再到体会读,环节简约,却如层层剥笋,逐步感受到作者精当的用词写出槐乡的芳香浓郁。巧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散文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五、乐解“动词”,体验童趣。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哪个动词用的不一般,让你感受到了槐乡孩子的快乐?
2、体验谈话:
a“飘”。小姑娘们,你怎么能飘起来呢?
b“塞”。小小子们,做做动作,你们是怎么塞的。
小结:作者把这份快乐藏在新鲜有趣的动词中,这背后也藏着尹黎对孩子的一颗心呀!她曾经这样说过:“在我心中,孩子永远是最宝贵的。”你感受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呢?
3、创意改编读。(把文中的“她们”改成“我们”读,引导加上动作欢快地读。)
4、读了这段话,我想起我们班张亦轩的一篇作文,名叫《斗蛋》。是这样写的:
出示:最近,我们班兴起了斗蛋风潮。一时间,我们男生手里拿的是蛋,兜里装的是蛋,就连桌洞里都会时不时地滚出几个蛋……
—张亦轩《斗蛋》
5、语言拓展:
什么东西也让你这样着迷,这样喜欢?你也说上一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开放而富有情趣。本环节语言训练重点就是巧用“动词”,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朗读、交流,并联系生活拓展引领,最后进行语言训练,水到渠成。
同时也渗透了“生活即语文”的观点。为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开辟了一条通道。)
六、情景交融,回归散文。
1、小结:本文(散文)语言特色:生动的比喻、有趣的动词。
2、总结文体特点,回归课题。
从漫山遍野的槐花写到香气四溢的槐饭,再到槐乡孩子的热情与快乐,我们分明读懂了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那颗心——爱槐乡、爱孩子。是呀,由景及人,情景交融,这就是散文,这就是——槐乡五月。课后,请大家在尹黎的《槐乡的孩子》中继续品味这一特点!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回顾内容,升华主题,进一步渗透散文特点,指导课外散文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槐乡五月 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全文通过写槐乡开满槐花,沉浸在香海中,更写出了槐乡的孩子们热情好客,活泼可爱,与槐花的深厚情谊。本文文质兼美,如诗般清新流畅,如歌般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不同形式 不同要求的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 人的美,感受语...
年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习题第一课时
槐乡五月 第一课时习题。基础题。一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香醇 ch nc n 芝麻 z zh 大蒜 su nshu n 陈醋 ch c 罐头 u n n 肩膀 j nji n 二 同音字填空。三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顿 稍停。立刻 忽然。头 叩地 脚 跺地。处理 安置。疲乏。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1 槐乡五月 第一课时
21 槐乡五月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 槐 字,指名认读,并说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指导书写 槐 字。2.给 槐 组词,相机出示槐花的 3.师 我们把盛产茶叶的地方叫茶乡,盛产橘子的地方叫橘乡,有一个地方盛产槐树,我们就叫它 槐乡。引导学生说出 槐乡 师板书 乡 4.师引入 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