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三年级语文数学教学案例两则

发布 2022-12-03 12:01:28 阅读 7782

语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案例。

在学习《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过程中,关于二者之间的性格特点和同学们展开了**:——

师:你们认为“陶罐”和“铁罐”二者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同学甲:“总得认为‘陶罐’比‘铁罐’更好,好在‘陶罐’的朴‘铁罐’的不朴实。”

同学小明立即抢着说:“这不仅仅是朴实的问题,这是关于‘人品’和问题。”

随即就引来一阵哄然大笑,小明的脸一红,似乎意识到什么,又紧接着修改道:“我说的是‘罐品’。”又是一阵笑,但是很短。

同学王邦霁随即补充道:“那确实是‘罐品’产问题,‘铁罐’专横,没礼貌;‘陶罐’谦虚,朴实。”

同学大都认同这个观点,我也赞同。因为这是书上的观点,且是大。

众观点。这时李海举起了手:“我认为也不全是这样,‘铁罐’是在专横中体现自信,因为他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它确实比‘陶罐’坚硬,而且要坚硬很多;而‘陶罐’谦虚中也有自己的弱势,它就是不结实,易碎,所以谦虚。

”我对这种与众不同的观点给了极大的肯定与赞扬。

接下来又是一阵的辩论。

石迪说:“有自己的优点也不能专横,有自己的弱势应当谦虚。从这一点来说,‘陶罐’谦虚得有理,‘铁罐’专横得不对;因为谦虚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也是一个‘罐子’的好品质,而不礼貌就是一种不好的修养习惯吗!

”同学们举手的还有许多,教师:趁势引导,在自信与专横之间,我们应当选择哪一个?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自信。”

师问:自信就得专横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可以。”

师问:那么哪一位同学给总结一下?

马小旭:“在两个‘罐’子中是这样,在人们的交往中也是这样,自信不专横,时常保持谦虚是非常对的。

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的观点表示大力表扬。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独特**,加强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在很大的帮助。

关于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法。

同学们在做这样的一个题:一个小皮球的单价是6元钱,买12个小皮球的钱才能买3个大皮球,请求出大皮球的单价是多少钱?

学生早已经做过这道题,所以答起来就显得顺山顺水了,答案是整齐的:6乘以12除以3=24(元)。

师要求同学们说出算理:同学们反应无语。

一会儿,一个同学说出了算理:因为12个皮球的**是才能买3个大皮球,所以说12个皮球的总**除以3,也就是单个皮球的**。所以就是这样做啦。

师启发学生:能不能找到更加合理的算法,更加明白的算理?

师启发学生合作**。

过了一段时间,学生有做出来的了。

王小涵:12个小皮球的钱能买三个大皮球,也就是说大皮球的**是小皮球**的12除以3=4倍,然后再乘以6元,就是大皮球的单价。

学生的表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笑了,点点头,明白了。

师鼓励学生总结。

张笑天:解决问题要从算理上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懂。

师倡议:把数学书上的所有的算式和答案都擦掉,这样学生做起同一个问题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这个专题编写。亡羊补牢 教育我们做错了事,若及时补救,还不算晚。南辕北辙 揭示了如果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则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道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2 正确读写 寓言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后悔 盘缠 等词语。3 朗读课文...

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习寓言 亡羊补牢 理解词句的意思。2 理解寓言。教学准备 生字 新词卡片。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1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 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们受到教育和启发。2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内容 24寓言两则第一课时。1 我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目标。2 我要学会本寓言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3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