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青岛版适用年级:三年级下册课时数:65课时设计者:郑文武【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2.
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统计与概率: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和统计知识。实践活动。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2.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2.
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
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6.在算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应用价值。2.在研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意识,在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程内容】本册教材使用的是青岛版的新教材,共设八个单元,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四个领域,本册教材精选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注意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数与代数”领域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数乘两位数和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安排了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理解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和统计知识。“实践与综合应用”共安排2次。在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中,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尽量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力求使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各方面的培养目标能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得以落实,让数学内容更加贴进学生生活。
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如“采访果蔬会”、“美丽的街景”等素材展示了时代发展的新变化;“热闹的民俗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我家买新房子啦”、“家居中的学问”则是通过介绍新家的面积以及家居中的一些数据,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练习中选取“幼虫变成蝴蝶的时间”、“各种常见标志”、“服装订单”、“估树叶的面积”、“列车时刻表”、“张健横渡渤海湾”、“卡车载物的限制高度”等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增长对生活和社会的见识。?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二)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3.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五)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数乘两位数,认识年月日和小数;学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统计知识方面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体会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吸引学生的情景模式,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第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注重体验过程,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
?第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鼓励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第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程实施】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重视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方式。三效课堂”基本式。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为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教师点拨为辅。教学策略。
1.师生共同分享学期《课程纲要》,认识《课程纲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期中尝试对照《课程纲要》进行自我评价,逐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以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知。注重知识的迁移,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
3.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重视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的能力。
4.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历**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创新意识。
5.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6.认真完成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做题时进一步完善审题的方法,养成认真纠错的好习惯。
7.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借助题卡,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每日口算5分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8.充分利用学具空间与图形部分及算理和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9.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让学生收集家庭中一些物品的重量来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以体现数学**于生活的道理。
10.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程评价】课程的评价要与课程目标匹配,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习惯养成、过程作业与单元测试。课程评价方式包括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则要力求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评价评价内容课堂表现。
学习表现课堂常规。
评价要素。坐姿端正,认真书写,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积极交流。
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作业。学案。
方案制定,分析应用,及时纠错,小组分享。
根据完成情况分为abc三个等级。
根据课堂学习表现分别奖励表达星,纠错星,智慧星。评价等级描述。
根据课堂常规表现分别奖励坐姿星,书写星,合作星。
评价方式通过老师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计入每周量化表通过老师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计入每周量化表学习组长评改记录。
表现月清表现期末检测。
作业本单元检测情况。
作业态度,作业质量,及时纠错。
根据作业质量情况分为abc三个等级。
老师批改记录。
数感,数据分析,数据测量,卷面满分100分,划为四个等四则计算,单位换算,认识时间,认识方向,解决问题。
级90以上为a等级,75—89为b等级,60—74为c等级,60以下为d等级。
测试,老师批改记录。
期末终结性测试。
数感,数据分析,数据测量,卷面满分100分,卷面书写5四则计算,单位换算,认识时间,认识方向,解决问题。
分。划为四个等级90以上为a等级,75—89为b等级,60—74为c等级,60以下为d等级。
测试,老师批改记录。
本学期学业评价分为日常评价和终结评价两部分。
日常评价体现在星级评价表中,以加星为主要记录方式。与学生德育习惯共同呈现于学生成长《足迹》评语中。
终结评价结果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在试卷上。成绩≥90分为优秀(a),75-89分为良好(b),60-74分为及格(c),低于60分为不及格(d)。不及格学生需要查漏补缺后进行补考。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数与代数的评价:
1.计算的评价方式可分为平时的练习评价和竞赛式的评价,评价既要有横向的比较,也要看个人纵向的发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2.其他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基本体现在练习中:包括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平时测验等。
3.在期末的纸笔测验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基本技能的应用等。
总之,对数与代数的评价,应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儿童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对于口算、解决问题、课堂提问等多采用表现性评价,利用班级文化版面,不仅有张贴、公示等形式,更注重开展活动:如计算比赛、解决问题比赛、实践操作比赛等,以活动促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数学综合素养。
图形与几何的评价:
对空间与图形的评价要结合只管素材和生活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1.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2.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测量的掌握。
3.通过纸笔测验,了解学生的全方面的学习水平:包括对图形的认识、估量、测量、计算等。统计与概率的评价:
结合生活情境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于同学的讨论交流中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综合与实践的评价:
1.在具体的生活活动中,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评价学生能否把握数学与生活的简单。
联系。2.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自主探索和协作的能力,是否学会初步用数学来思考。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应该分为很多方面:学习兴趣及状态的评价、学习自主性的评价、操作实践活动的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指平时的考察和期末的测试)等;评价的方式也应是多种评价相结合:
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口算和笔算、综合实践性学习的考察可以在平时进行,期末测试可以包括计算、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等几项内容,建议测试可以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
保障条件】一)多种辅助教材。
本册教科书有多种辅助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导学案、多**课件、班班通教学**等教学条件。
二)学具的保障。
1.直尺,百格板、钉子板以及各种彩纸用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对称。3.钟表模型。
用于学习年、月、日的认识。(二)课时的保障。
每周4.5课时正课,每日15-20分钟数学自查时间,每两周两节单元清测试时间及两节试卷讲评时间以查漏补缺。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青岛版。适用年级 三年级下册。课时数 65课时。设计者 郑文武。课程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会认 读 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文明路小学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型。授课教师 袁喜英白丽娟吴艳语。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设计日期 2012 2适用年级 三年级学习内容及授课时间 1 位置与方向 5课时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3课时 3 统计 4课时 4 年 月 日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数学 三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课时 62课时。设计者 耿华 郑州市二七区荆胡小学。背景。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位置与方向,年月日 两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