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课前准备:玻璃管、塑料瓶、蜡烛、木块、漏斗、烧杯或玻璃杯。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完成,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大的?
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小的?(同学们推选了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做游戏。)
讲解规则:老师这儿有两个漏斗和两个乒乓球。现在请两位同学每人拿起一个漏斗,将漏斗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内,用力向上吹漏斗口,谁能把气球吹走,谁就获胜。
大家猜一猜,谁能把乒乓球吹走?
学生猜测:全班40名学生进行猜测,教师记录猜测情况:认为力气大的同学获胜的有36人,认为力气小的同学获胜的有4人,认为都不能获胜的有0人。
验证猜测:结果两位同学都没有获胜。全班只有一位同学猜测正确。
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猜测原因。
继续游戏:讲解新规则:我们再请两位同学换一种吹法,让漏斗口朝下,大家再猜一猜,谁能把乒乓球吹走?
学生猜测,教师记录。学生演示,验证猜测。教师引导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猜测原因。
游戏体会:两个游戏中的乒乓球都没有被吹走,而同学们的两次猜测都和游戏结果不一样。看来,研究科学不能光凭猜测,而是先猜一猜,再动手做一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二)新课教学――科学在我们身边。
1.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奇妙的大自然:(**课件)
1)不明飞行物。
2)壮观的火山岛。
3)珍贵的间蜂猴。
4)美丽的含羞草。
2. 仔细观察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种子发芽了。
2)雨后出现了彩虹。
3)大雁等等待南飞。
4)筷子在水中“弯折”了。
5)中国赠送给日本的朱鹮孵化出第三代幼雏。
6)晴朗的夜空会出现流星。
7)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昆虫蜕皮。青蛙冬眠。
刮风下雨。潮起潮落。
8)请你欣赏。
速度冠军猎豹。
跳高冠军跳蚤。
游泳高手海豚。
企鹅的行走和游泳。
教师小结:看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板书课题),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我们身边的科学就不难发现。
3.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
4.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因为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气机。
小结: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
思考: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
实验1:会沉浮的气球。
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
小结:鱼能在不同的水层中上下游动,是因为其体内有一个鳔,它的体积变大,鱼就可以上浮,若要下沉则体积变小。
实验2:“喷泉”实验。
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下面的同学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此做出假设(注意看清楚实验条件)。
小结:科学**的基本步骤。
观察现象——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
2、《玩具里的科学》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玩具。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2、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有的小组搞起了小皮球跳高比赛,让小皮球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哪个小皮球跳得高;有的小组试着往小皮球里面冲气,然后拍一拍皮球;有的则干脆放掉小皮球内的气,找一找拍瘪皮球的感觉;有的用笔简单地画出小汽车、小船的外形;有的竟“异想天开”,拆开了小汽车,观察其内部的构造;有的小组尝试让不倒翁做各种动作,不倒翁仍恢复原样,惹得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吹起了气球,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有的忽然有了灵感,把小船放在水中,然后往上面放东西,最后在船舷上做个记号,真有点曹冲称象的味道;有的同学关于有的学生则缠着老师问这问那……
学生玩得兴致很高,就这样竟持续了20分钟。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生:我的玩具皮球是红色的,用力一拍,它还会弹起来。小皮球的玩法很多:可以拍、可以踢、可以滚、可以抛。我们小组还用三个小皮球搞了一次跳高比赛,结果这个冲气足的小皮球获胜。
生:我玩的是小皮球,充满了气跳得高,放掉气就很难跳起来。
生:我的小汽车和小船的外形很圆滑,大概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生:我的遥控汽车是灰白色,一启动开关它就行驶。把它拆开,我发现里面有一个小电动机。
生:我的玩具是不倒翁,上面小,下面大,怎么推它也不会倒。
生:我的玩具是氢气球,红色,一松手,它就跑房顶上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吹的肥皂泡泡为什么是圆的?
生:滑板车怎样才能跑得比较稳?
生:遥控汽车是靠什么运动的?
生:毽子上为什么要插羽毛?
生:我的小皮球打上多少气才合适?
生:我的机器人为什么会说话?
生:玩具汽车轮子上有花纹,为什么?
生:小船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学生手指着玩具小船说。)
生:氢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生: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生:电子琴玩具为什么能发出不同声音?
师: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4、设计或改进玩具。
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
有的小组讨论设计智能玩具,有的小组画出了设计图样,有的小组试着给玩具汽车装上螺旋桨,有的小组把机器人安装无线电接受天线,有的小组在制作能倒立、能战立、能躺倒的新型“塑性金刚”,有的小组将玩具汽车拆开,加了上润滑油,同时加上了功率大的马达。)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同学们?
学生展示、介绍作品。
师:同学们认为他们的作品怎么样?
学生评价作品。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你们已经迈出了创造发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玩具店的橱窗里一定会摆上你们的作品!
5、课堂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自我评价表,这张表共有三项内容:
我的兴趣、我的问题和我的设计,如果你对这节课非常感兴趣,提出的问题很多,对自己的设计非常满意,就在三颗星里面打上“√”如果比较满意,就在两颗星里面打上“√”如果一般就在一颗星里面打上“√”然后把自评表装进成长袋里。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提问:谁来说说你得了几颗星?为什么这样评价自己?
生:我都得了三颗星。因为非常喜欢这节课,课上我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提的问题同学们都没有回答上来,另外老师还夸我设计的玩具有新意,所以我认为自己可以得三颗星。
生:我也非常喜欢上科学课,所以“我的兴趣”这一项得了三颗星,课上我不敢提问题, “我的问题”这一项得了一颗星,以后还要努力,我的设计不是最好,但我感觉还可以,得了二颗星。
生:“我的兴趣”和“我的问题”都得了三颗星,“我的设计”得了两颗星,因为我设计的玩具的玩具使用价值不大。
6、拓展活动。
师:4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兴趣高涨,但是由于是第一次上科学课,尤其是带着玩具来的,学生的纪律没有得到保证,并且有学生光想着玩了,没有把心放到对玩具里得科学的**上去。
玩具里的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及学习科学课的兴趣。玩具是学生的最爱,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堂上让学生玩玩具,通过有趣的玩的活动启发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在学生自主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谈出感受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欲望。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进行的,研究的兴趣很高。
三年级科学教案《科学在我们身边》
1 学生自己谈研究方法。2 按自己所述的方法,学生自己动手测量 记录 分析 比较。3 汇报得出结论 拳头一周的长度约等于脚的长度。三 学知阅读知识 1 谈话 其实我们身体里的科学数字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就从 阅读 中再来认识几种已被证实的科学数字。2 学生自行阅读。3 学生谈 你从中知道...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科学在我们身边首师大版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第1课 科学在我们身边。一 教学背景分析 科学课是三年级设置的新课程,虽然在。一 二年级没有开设科学课,但学生的头脑中不是一无所知的,凭着以往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科学及科学知识有着或多或少或对或错的认识。他们对科学 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但逻辑性不强 他们喜欢动手...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5青岛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学在我们身边。一 教材分析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科学的态度,本课从做科学小游戏 科学小实验以及介绍科技新产品 科研新成果的角度编排的 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 强化 我也能做科学 的意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