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考核内容

发布 2022-10-19 19:08:28 阅读 5738

心理学试卷满分为300分,实验心理学60分。

考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130)、多项选择题(30)、间答题(50)、综合题(90)

在间答题和综合题中,在同一题中往往会综合考察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这样的考题中,除综述题外,主要是图表题和设计题。

解题说明 图表题的要点是先分清自变量(有几类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和因变量,再看研究设计的类型,最后看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如果有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多变量实验安排下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效应);总结以上情况,看是否支持某种心理学理论,得出结论。

设计题: 1, 根据题目的要求提出研究假设,指出为验证该假设需要操控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确定因变量的类型和记录方式;

2, 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提出研究设计的类型(组间设计、组内设计、混合设计和其它设计方法);

3, 被试的安排(被试的选择方法、被试的分组方法、被试的数量、被试的人口学特征);

4, 实验材料(一般而言,如应用相同的实验材料易选取组间设计;反之,用组内设计,但要注意不同材料的选取是否达到统计学上的相似);

5, 给出实验程序安排和实验预期。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 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 实验设计与实施。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 研究报告的撰写。

实验心理学。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1)赫尔姆霍兹:1821-1894,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2)韦伯:1795-1878,提出韦伯定律,把物理刺激的增加与最小可觉差联系起来。

3)费希纳:1801-1887,拓展了韦伯定律,发现费希纳定律,并建立了心理物理学。

4)冯特:1832-1920,2024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5)艾宾浩斯:1850-1909,2024年出版《论记忆》,表明高级心理现象也可进行实验研究。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选择课题就是在众多的研究内容中做出一个选择。

实际需要 理论需要

个人经验 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

2 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在课题确定及其所属的实验类型均明确之后,若能以假设的形式提出,那就更符合科学原则。

假设是关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陈述。

如果把对条件的叙述记为a,把对行为的叙述记为b,一般取“如果a,那么b”这样的形式。

一切科学定律、法则虽然表面上不一定都符合这个形式,但实际上却包含先行条件(自变量)和后继条件(因变量)这样的逻辑关系。

例如,对于缪勒-莱尔错觉来说,“若变化夹角的大小,则视错觉就有变化”这一假设,是确定夹角是否是视错觉的要因这一因素型实验的假设。这是假设陈述的第一种方式。

假设的另一种陈述方式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它用方程式b=f(a)来表明自变量a与因变量b共变的函数关系,这个方程式读作b为a的函数,或b数量地依存于a。应用这个模型,就可将上述关系改为:

“视错觉的量与夹角的余弦成正比”。这就是函数型的假设。

3 实验设计与实施。

1)实验类型的确定

2)被试的选择

涉及被试选择的问题有:

a 是使用人类被试还是使用非人类被试?

b 被试应具备哪些机体特征?

c 用哪一种取样方法才能使被试样本代表总体?

这些问题的解答主要取决于二个因素:即课题的性质及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依问题的性质选择被试

许多心理学研究选用人类被试者,因为它关心的是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有损被试身心健康的实验就不能选用人类被试,而应当考虑选用非人类被试。

有的心理学实验使用非人类被试是因为考虑到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依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择被试

心理学研究的群体可能是一个小群体,或仅具有某种特性的成员。

因此,选定什么样的被试样本,要依研究的问题和据此而推论的全体而定。如果被试的选择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实验效度。

减少偏差的方法:

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

3)实验材料、指导语

4)实验程序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心理学研究的资料类别(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

2.研究资料的整理与解释

1)自变量为计数资料,因变量为计量资料:最恰当有效的统计工具是方差分析,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只有一个,并且自变量只有两个水平,也可以选用t检验作为评价因变量均数差异的方法。

2)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量资料:首先,可以将计量资料的自变量降级为计数资料使用,借助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其次,如需要用多个计量资料的自变量来解释单个计量资料的因变量,可使用多元回归。

3)自变量为计量资料,因变量为计数资料:通常选用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

4)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数资料:只能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5 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撰写时必须注意的一些要点:

1)研究者需要回顾与研究有关的前人工作。(2)研究者应该清晰明确地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3)实验报告应能做到使专业领域的同行可以据此重复研究者的工作。

(4)实验报告中的客观描述和研究者本身的主观解释应当能清晰地区分开来。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

1.标题 2.摘要3.前言 4.方法 5.结果 6.讨论与分析 7.结论 8.参考文献 9.附录

6**阅读-核对清单阅读法。

核对清单法要求读者带着自己的问题来阅读心理学**,将自己的思考与作者的论述进行核对,以发现自己与作者之间的不同,并能够尽力解释这些不同。

通常,清单上共有八个主要问题,它们是分别针对实验报告的不同部分提出的,它们为:

读完引言后,回答:

1.该**的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中将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

3.如果由我来验证这个假设,我是否会像作者这样设计实验?写下你的方法的主要思想。

读完方法后,核对:

对问题3的回答,你与作者的异同。

核对后,回答:

4(a).我提出的方法优于作者的吗?

4(b).作者的方法确实能验证假设吗?

4(c).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各是什么?

比较我与作者在回答上述问题时的差异后,回答下一个问题:

5.使用作者所描述的被试、仪器或材料及程序,能得到怎样的预期结果?

读完结果后,核对:

我的**与作者的结果之间的异同。

如果不同,请从问题6开始回答。

如果相同,请回答问题7(a) 和7(b)。

核对后,回答:

6.实验结果如我所料吗?

如果和我的预期不同,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或者我的**错了,或者作者的研究结果不可信。可能其方法不当,不能充分验证假设或介入了无关变量。若果真如此,可以改进方法来重做研究。

7(a).我会怎样解释此实验结果?

7(b).从我对结果的解释中,能得出的意义和启发是什么?

读完讨论后,核对:

在解释结果方面,我与作者的异同。

核对后,回答:

8(a).我的解释与作者的解释,哪一个能更好地说明数据?

思考这个问题时,不要迷信作者的解释。他们也可能会出错,因为讨论时作者的自由度很大,他们的结论可能夸大而不被数据支持。

8(b).我的与作者的解释中,哪一个更有意义、更能启发其他研究者?

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效度

第一节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一)心理实验的含义(试述实验法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地位)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主要就是指实验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方法,但它的确位于所有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的序列顶端。

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各种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是较为原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就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

虽然观察法在心理学研究的早期阶段非常实用,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和限定研究的范围,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资料和课题。

因为观察法是描述性的,其一,观察法无法让研究者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其二,观察法的结论有时难以得到重复验证;其三,使用观察法的研究者往往超出了描述水平,对观察结果进行各种主观解释;其四,观察活动总是极大地受研究者各自世界观的影响。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往往会干扰观察结果,这种干扰比起被试的反应性来更难排除。

2)相关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第二层次。相关研究和观察法一样,也是一种基于描述的科学研究方法,不能解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但相关研究法不同于观察法的简单描述,相关系数表示了变量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如果变量间的联系(相关)足够高,就能从一个变量的值推断出另一个变量的大小。相关研究法提供的一项功能是**,是相关法的优点:

能够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相关研究法的缺点在于:其一,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其二,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3)实验法: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方法,也是实验心理学系统发展、讨论、应用的科学方法。实验法脱离了观察法和相关研究法的描述性层次,而真正具备了完整的解释、检验和**功能。

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更具体地说,就是设立有关各种可能因果关系的实验假设和推论,并将这一假设转化为各种变量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有效的实验控制方法来检验这些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具有观察法和相关研究法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一,实验能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控制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都保持恒定。

这样,在逻辑上就可以认为,所获得的任何结果都是由自变量引起的。换句话说,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所观察到的因变量的变化;其二,经济。运用自然观察法时,观察者必须很耐心地等待所要观察的情况出现。

实验心理学内容汇总

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贡献费希纳 奠基人。1.费希纳定律 s klogr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 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冯特 创始人。1.把心理现象 感知觉,注意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艾宾...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概述 试卷

总分 52.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分数 2.00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 2.00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变量 就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2 自变量 即刺激变量,它是主试者选择 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3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我们把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的变化,叫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4 因变量 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